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汽车频道 > 新闻 >>  正文

国六提速 配套不足存隐忧

发稿时间:2019-06-11 15:52: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中国青年网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截至5月10日,共有15个省、直辖市出台了2019年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文件。尽管各地提前实施国六标准热情高涨,但现实却是,缺乏相应产品及配套体系支撑的国六,即使提前实施恐怕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且不论当前很多车企国六现车不足,严重影响了产品供应,给车市带来了很大压力。即便是配套体系,也没有完全跟上。

  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车油不配。尽管按照国家要求,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供应国六油品,但事实上,除北京等少数省份外,我国的油品质量还很难让人放心。有企业定期抽查从全国各地跑回来的车辆油箱内的油品,相关人士曾和笔者分享过他们的抽检结果:国家管得严的时候油品质量会好一点,但达标率也不高;一旦国家监管力度稍有放松,即使这些车辆都按厂家要求在“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正规加油站加油,油品达标率也很低。而国六车辆要想尾气达标,离不开高质量油品。

  众所周知,国六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排放标准,就在于其相较国五标准大幅限制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这不仅考验着发动机的排放技术,还与油品中硫、苯、烯烃、芳烃等物质的含量有直接关系。如果油品不达标,不良组成部分含量超标,即使发动机排放技术再先进,尾气排放也有可能超标。而且,油品质量不合格也会影响发动机的运行寿命,最终为之埋单的则是消费者。基于此,国六车辆要想真正实现预期的排放效果,必须从源头上提升油品质量,真正做到车油匹配。

  其次,关键的发动机技术及后处理等各项技术还未完全跟上。为了达到国六排放要求,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及研究机构可谓绞尽脑汁,投入了大量研发费用,以提升发动机及后处理技术。特别是自主品牌,为了追上不断快速升级的排放标准,尽管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在技术上积累时间短,仍有所欠缺。即使做得较好的头部企业,也仅仅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开发验证。一般来说,每次排放标准升级,企业相关产品的研发验证周期为5年左右,即使再压缩,也不能少于4年。尽管国六标准起草阶段很多企业都参与了试验验证,但这并不等于企业能够缩短产品开发验证时间。产品开发验证周期有其客观的科学规律,即使采用高技术手段可以压缩某些环节时间,但验证产品性能必须通过实际上路测试,需要时间去“跑”,而这一过程在现阶段无法压缩也不可替代。此次多地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显然没有给企业留出足够的验证时间,也让产品性能有所打折。

  更让人担忧的是,轻型车国六标准分a、b两个阶段实施,国六b要求更严苛。按照国家要求,国六b将于2023年7月,也就是4年后才开始实施。但现在很多地区不仅提前实施国六标准,而且“一步到位”,从今年7月1日起就要求执行国六b标准。原本大多数企业计划先推出满足国六a排放标准的产品,然后再验证国六b产品,即使有企业已完成国六b产品的开发验证,其量产时间也定在三四年后。如此超前,无论是产品还是相关配套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对企业来说,从国五快速切换到国六,不仅要转换生产线、调整生产进度,还要让供应商同步,从供应链到销售网络体系的配合都需要时间。车辆要想上市销售,完成开发验证周期还远远不够,还需满足生产一致性、可靠性等要求,部分匆忙上马的产品恐怕在这些方面会有所欠缺,从而留下安全隐患。

  节能减排是汽车行业努力推进的方向,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以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大气质量,这个愿望很美好。但在地方政府作出决策之时,还需尊重汽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勿盲目超前,否则非但不能实现预期目标,还会带来诸多隐忧。王金玉

《 中国汽车报 》(2019-06-10  002 版)
责任编辑:张丽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