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汽车频道 > 新闻 >>  正文

新时代提出新要求 产业后备军培养该转思路了

发稿时间:2019-08-02 14:31: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中国青年网

  2018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下滑,中国汽车行业也正式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更是站在了极为关键的历史拐点上。如何应对消费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如何实现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汽车人才研究会”)首任理事长、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局长邵奇惠的答案是,一个是技术、一个是人才,但归根到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这一论断在近日举行的2019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汽车人才高峰论坛上,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指出,在经历百年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之际,当下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市场低迷更要人才优先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就了我们这一代汽车人;汽车的快速发展,锤炼着我们;老一代汽车人的精神和汽车文化,感染着我们。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诞生了一大批企业家、技术标兵、劳动模范,支撑这个时代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他同时指出,当前汽车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还很明显,中国品牌与世界知名品牌还有差距,面向未来,汽车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大变革的机遇及挑战,市场将更加开放,竞争会更加激烈,这一切重任就落在了新一代汽车人的肩上。

  “我们共同经历了去年的‘寒冬’,和今年的‘春寒’。”付于武用“非常非常严峻”6个字形容当下的形势,并直言,我们只能面对,只能迎战。据中汽协统计,今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产量降幅比1~5月又扩大了0.7个百分点。在付于武看来,在当下这个阶段,重视、关注和聚焦人才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需要更加坚定不移地执行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

  从全球竞争格局来看,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正走在转型的路上,在“四化”进程中,中国有机会建成汽车强国,但最终的结果仍不明朗,想要在激烈的世界竞争格局中胜出,关键还得靠人才。

  ■人才培养成绩显著 结构性矛盾仍突出

  值得肯定的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多方的不懈努力,我国汽车人才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赛麟(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王芳就在本届论坛上深有感触地谈道,一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3个要素:人、钱和技术,但对于现在的赛麟汽车来说,人排在第一位。

  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的不完全统计,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从业人数从2001年的150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483万人。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肯定道,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人才队伍的规模迅速扩大,人才结构日趋合理,汽车企业用人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不过,朱明荣同时指出了当前汽车人才存在的问题: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流动频繁,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对此,作为整车代表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奚国华有着切身体会:“在这个重要的机遇期,企业对人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的渴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和迫切,人才短板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亟待破解的课题。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关键驱动力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张立军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遇到了新时代下的新课题——培养新一代汽车人扛起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雄心”、专注而有责任担当的“匠心”以及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质疑精神。

  ■人才工作理念亟需变化

  “我国汽车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协同创新、持续创新、颠覆性创新以及基础性创新。”朱明荣指出,人才工作同样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亟需改革,人才工作理念也要随着产业发展而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针对车企人才培养,人瑞集团执行董事长、主席兼行政总裁张建国建议,未来汽车产业链将呈现出更加专业化的分工与融合,灵活用工是面向未来的人才问题解决路径之一,在提升人力资源应用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人才选拔成本、解决人员编制的受限问题等具有独特优势。上汽大众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徐小平则强调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企业应该多关注一线的技能工人,采用合理的能力培养方式,打通上升通道,只有技能人才队伍稳定,产品的质量才能实现持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会不断增强。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李建秋认为,车辆不再是产品,而是学科交叉的平台载体,传统汽车工程和动力工程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高校来说,高度的学科交叉应该成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汽车人才培养需要共享+联动。”朱明荣直言,我国汽车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全行业都应聚焦构建学科发展新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对未来人才需求趋势的分析、预判等方面,构建面向未来的汽车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务实与创新相协调的后备人才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着力开展新工科建设项目,按国家标准推进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展望未来,朱明荣坚信,到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有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有活力的汽车人才队伍,人才国际化的程度明显提高;到2025年,实现汽车人才培养体系和制度更加完善,在重点领域形成汽车产业人才国际竞争的优势,为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强国行列奠定基础。“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加快汽车人才工作的变革创新,将汽车人才的发展持续推广与深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朱明荣说。本报记者 施芸芸

《 中国汽车报 》(2019-07-29  012 版)
责任编辑:张丽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