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汽车频道 > 新闻 >>  正文

从广州车展看新能源车市 市场拐点蕴含新机遇

发稿时间:2019-11-29 15:00:00 来源: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11月23日,被称为车市风向标的广州车展拉开帷幕,本次车展既吸引了国内各大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参展,也汇聚了来自国外的汽车品牌,作为今年最后一个A级车展,广州车展在为今年汽车市场画上句点的同时,也预示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尤其值得关注的就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在补贴退坡的当下,增长势头的下降让此前占尽优势的中国品牌推出新能源产品时更加务实。另一方面,看到机会的合资品牌也开始大举进入市场。

  合资品牌开始大举推出纯电动汽车

  2018年,中国车市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却在逆势增长,被称为车市“一抹暖阳”。但自从今年7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渐感寒意,按下了逆势增长的“暂停键”。中汽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万辆和7.5万辆,产量环比增长6.2%,销量下降5.9%,同比分别下降35.4%和45.6%。这也是补贴退坡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第4个月销量下滑。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不佳,但在本届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仍是热度不减。本届广州车展共有1050辆展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为182辆,占总数比例近17%,这数字相比去年提升了3个百分点。未来,新能源汽车依然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大众纯电动ID.3、丰田纯电C-HR、本田首款纯电动VE-1、标致首款纯电动e2008、起亚首款纯电动K3、雪佛兰首款纯电动畅巡……合资品牌的纯电动车粉末登场,在本届车展上迎来了集中爆发。

  就连豪华品牌也不例外,奥迪e-tron和Q2L e-tron亮相奥迪展台,前者是奥迪首款纯电动产品,后者则是奥迪首款国产的纯电动车;奔驰的EQC已经上市,本次车展带来了EQS概念车,未来,越来越多的奔驰EQ系列纯电产品将投放市场;就连一向主打混动市场的雷克萨斯,也在本届车展上带来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全新雷克萨斯纯电动UX 300e。甚至就连特斯拉的国产Model 3长巡航里程版也在本届广州车展上亮相。

  事实上,几乎所有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纯电动车型,产品投放力度可见一斑。记者统计发现,本次车展新能源汽车一共有182台,合资品牌70台,占比将近40%。

  由此可见,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市场指引,合资品牌都在积极向电气化转型,且有实际产品落地。这也意味着,2020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合资纯电动车型进入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应对挑战 中国品牌选择深化优势

  面对大众丰田等跨国汽车企业进入中国电动车市场,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有观点认为,只有进一步发挥中国在互联网、通信等领域的优势,将电动化和智能化相结合,中国的电动车才能在未来的赛道中取得成功。

  一汽亮出全新纯电战略,基于BME纯电平台推出纯电车型C105EV;广汽新能源推出纯电概念车型EN0.146,刷新电动汽车低风阻新纪录。

  补贴退坡使得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理性,同时也让很多中国品牌车企率先刹车,不再激进。长城与上汽两大自主车企分别推出了WEY VV7 PHEV/GT PHEV与荣威RX5 MAX PHEV、名爵eHS等车型,插电式混动的能源方式,丰富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三电技术与自动驾驶系统方面,中国品牌对于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上的应用更为积极。面对合资品牌在产品端的大举进攻,中国品牌选择以技术“赋能”,进而提升竞争力,以此拉开与合资品牌在产品上的差距。

  造车新势力回归理性

  在经历了初期的“狂欢”之后,造车新势力开始回归理性。本届广州车展中,蔚来、小鹏、威马、天际、拜腾、SERES(赛力斯)等造车新势力都携旗下新车参展。其中,SERES(赛力斯)和拜腾是首次参展。

  拜腾旗下首款车型M-Byte迎来量产版车型首发;小鹏旗下的第二款产品P7也正式发布,新车定位于纯电中型轿车谱系,进一步增加了小鹏汽车产品线;威马汽车则带来旗下定位更高、尺寸更大的EX6 Plus车型,并公布价格。

  显然,领先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开始慢慢站上主流的舞台,并开始打造自身的产品矩阵。

  而缺席此次车展的造车新势力,多数都未实现量产交付。在众多亮相的车型中可以看出,造车新势力们即将全部进入量产阶段。而随着量产车型的陆续推出,造车新势力们将接受市场最严苛的检验。

  显然,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中国电动车行业走到拐点时刻,也将诞生全新的市场机会。冬天已至,但春天并不遥远。电动汽车仍然是汽车业的大势所趋。而硬件能力也将不再是衡量汽车的唯一标准,软件能力越来越重视,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

责任编辑:郭文静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