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汽车频道 > 新闻 >>  正文

车内异味成投诉“重灾区”

发稿时间:2021-08-10 11:00: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中国青年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愈发重视,车内是否存在异味已经成为消费者判断汽车产品是否健康环保,以至于影响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者关于车内异味的投诉量也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那么,在这个言必称“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车企是否关注到这一话题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呢?近日,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以下简称“中消会”)在北京举办了“2021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分享会”,报告指出,在常温检测下,有32%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5个,而在高温检测下,有36%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14个,还有个别车型出现了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气味类型,在减少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降低气味客观强度、改善气味类型等方面,部分车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车内异味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坐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的位置,但在产品日益丰富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汽车缺陷和召回事件时有发生,正引发各界对汽车质量的广泛关注。随着健康环保需求的日益增长,车内健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领域包括空气质量(含车内异味和VOCs物质散发)、颗粒物过滤、噪声、禁限用物质、电磁辐射、微生物、防过敏等,其中,车内异味问题正在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平台的调研结果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底,我国车内异味累计投诉量高达27728宗,其中,今年上半年共有1600多名车主实名投诉,对相关汽车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具体到被投诉的汽车品牌方面,自主、合资和进口品牌均有涉及,涵盖德系、美系和日系等多个品牌。此外,此次研究成果还披露了关于投诉车主方面的相关信息,例如男性车主占据九成以上,说明男性车主对于车内异味问题更为重视;投诉车主所在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江苏省和山东省,占据全国3成以上的投诉量,这说明上述地区的人群对于车内异味的敏感度较高。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季节因素、供货周期、仓储条件等问题,部分企业量产车型气味性能低于研发或管控目标,长此以往将降低消费者信任度,影响企业品牌形象,有些甚至会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业内人士建议,对于车企来说,车内异味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目标群体以男性居多或主要在上述区域投放产品的汽车企业,尤其需要注重车内空气问题,争取获得更好的市场口碑以及销量。

  VOCs 8项物质达标情况不容乐观

  据了解,此次研究对今年上半年10款车型的气味数据进行了采集工作,还针对近两年的采集车型开展了整体车型气味结果分析和典型车型性能解析分析,结果显示,行业车内气味性能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在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统计方面,常温检测情况下,有32%车型的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5个,高温检测下,则有36%的车型高风险气味物质数量超过14个;关于气味客观强度,常温检测下,有64%的车型气味客观强度超过均值3.4级,高温检测下,则有48%的车型气味客观强度超过均值3.8级。综合结果显示,在两种检测条件下,出现频率较高的气味类型是皮革味、发泡味、溶剂味和刺激味,个别车型出现了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气味类型。“行业VOCs 8项物质达标情况不容乐观,汽车企业应继续加大车内空气质量管控力度,保证产品合规。”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外聘专家刘雪峰特别指出,车内异味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个别车型表现为油漆味等消费者极为反感的类型,容易引起异味投诉,应重点管控。

  此外,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汤乃军指出,在关注车内异味的同时,车内电磁辐射、高温、振动和噪声等物理因素与气味污染物联合作用的健康机制也需进一步研究。“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汽车制造业必将出现重要转型,关于车内健康问题,急需广大科研工作者顺势开展相关研究。”汤乃军说。本报记者 施芸芸 《 中国汽车报 》(2021-08-09  013 版)

责任编辑:张丽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