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汽车频道 > 新闻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汽车人才缺口怎么填

发稿时间:2024-05-31 09:50:00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中国青年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汽车人才缺口凸显。

  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其中,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将面临80%的人才空白。

  其实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人才缺口绝不仅限于新能源汽车。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和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汽车产业必然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沃土。如何培养和留住适应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成为汽车行业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新增了“产教融合”功能,旨在通过技术培训、比赛、大会以及校企对接等系列活动,助力完善汽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为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保障。

  新型人才教育从建议走向实践

  当前,汽车行业对新质人才的需求有多迫切?从今年全国两会上,十多位代表和委员都围绕这一问题建言献策就可窥见一斑。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零束科技党委副书记刘懿艳指出,智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学科、跨领域、深融合、强交叉的复合型特点。从产业角度看,消费电子、通信产业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高级技师杨永修建议,要围绕高端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发高端技术技能岗位,以能力论英雄,畅通职业本科层次人才高端就业通道,进而改善职业本科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缺乏社会知名度的现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今年以来,各地方政府、行业机构、企业和院校纷纷启动合作项目,在汽车行业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展开探索实践。

  在第十届成都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同步举行的2024国际汽车产业教育与人才发展大会和2024全国汽车服务技能大赛备受关注。会议讨论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变革环境下的人才培养、发展趋势与新策略,同时还进行了新能源产品演示与培训、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技术培训,以及推进优化行业内企业的人才适配。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交通运输及物流部门展会副经理郑琰表示,人才是各项创新的主体,如何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以汽车产业为例,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产业的未来与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迈向规模化、全球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

  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旺盛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渗透率的快速增长,相关岗位人才需求增速最高。由于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对渠道功能进行了拆分,销售、交付、售后等岗位对人才专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最近,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汽车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求职人数增长30%。智联招聘西部大区人才研究院执行院长余照华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就是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能够有效解决创新和效率的问题,是对抗行业内卷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城市看,深圳对整车制造业人才需求旺盛,2023年深圳在整车制造领域中招聘职位数占比为8.5%,排名第一。去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为104.2%,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78.6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因此带动了相关岗位需求的快速增长。

  《报告》还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2%。据余照华分析,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增长,一方面来自于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业务领域招聘需求快速释放;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车企也希望依托人才储备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新能源汽车构造看,三电系统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电池/电气/电控研发岗位下的细分岗位招聘中,电气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占比最高,达33.6%,其次是电池工程师、电控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占比分别为25.8%、10.6%。电气工程师需要从汽车电路规划、设计、安装、调试出发,全方位为汽车动力系统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招聘需求量更大。

  从车载软件研发职位下的细分岗位招聘需求看,智能驾驶系统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招聘职位数占比较高,分别为13%、9.8%。

  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上日程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成绩斐然,随着自主汽车品牌将“走出去”作为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渴求也同步增长。

  以吉利汽车为例,自2010年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控股集团抓住机遇、深化海外布局,不断强化旗下各品牌间协同的内生力。吉利控股集团约有三分之一的员工在欧洲,海外销量占比接近40%,因此对国际化人才需求迫切的感触最具代表性。

  吉利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席黎丽介绍,汽车行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文化差异挑战,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难度大。二是技术更新挑战,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三是市场变化的挑战,国际汽车市场变化多端,需要灵活应对。

  在席黎丽看来,合格的汽车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专业技能。首先要熟悉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汽车产业标准和规范。其次是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最后是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比如在研发方面引领行业。

  得益于吉利集团的全球化布局,吉利学院利用优越的条件,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展开探索。早在2019年,极星就在英国的考文垂布局了下一代产品的高性能研发团队。吉利、路特斯、捷豹路虎都在此设有研发中心和造型中心。考文垂是英国汽车工业的绝对中心,这里诞生了英国历史上第一辆汽车。考文垂大学国际教育经验丰富,教学设施一流,是欧洲汽车工厂的摇篮,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实习机会。目前,吉利学院已经与考文垂大学达成了战略合作,推出了训练营计划和2+2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前两年可在吉利学院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这一阶段重点在于打好学术基础和专业知识。后两年,学生会前往考文垂大学完成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

  产教深度融合方能解忧

  当前,传统汽车企业人才储备与汽车技术快速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愈发凸显,企业对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市场供给相对不足。泰明顿集团亚太区售后市场总监廖志远指出,从企业的角度看,在人才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招人、留人,以及平衡人才与企业的发展。作为外资在华企业,企业文化如何在中国落地,得到本土化人才的认同,如何使本土人才适应国际化企业的要求,是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东创建国汽车集团人事部经理廖莉介绍称,从经销商集团角度看,挑战主要来自于相比以往,现在企业更需要跨学科、跨区域、知识更新速度更快的人才。为此,建国集团与专业汽车院校开展了合作,开展订单班培训。比如在“建国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以便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开始融入企业。员工入职企业之后,建国集团还会与汽车厂家共同开展培训,继续提升员工专业度。并且,人力资源部门职业会设置员工晋升通道,实现人才长远发展,留住人才。

  吉利学院教务处处长施一飞认为,作为院校做好人才输出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在招生、人才培养等各个阶段实现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吉利学院又下设9个现代产业学院,由学校和吉利系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帮助学员在出校门之前就接触行业技能。学院自底向上开发课程、建设专业,兼顾学科交叉,调动配套资源建设人才队伍;自顶向下根据企业特点开展合作,培养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人才。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部部长韩超指出,培养高技术人才需要政、校、企、协联动,由政府提供指导,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协会沟通搭桥。在职业教育中,需要中职、高职和高等院校融汇贯通,中职阶段强基础,让学生对专业形成认知;高职阶段强技能,提升思维能力;本科阶段培养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更高技能和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张丽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