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汽车频道 > 新闻 >>  正文

捷豹路虎CEO辞职 电动化转型该如何推进

发稿时间:2022-11-22 09:27:00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中国青年网

  在捷豹路虎“重塑未来”战略全力推进之际,全球掌门人的离职似乎来得有些令人猝不及防。

  当地时间11月16日,捷豹路虎宣布,蒂埃里·博洛雷因个人原因辞去捷豹路虎全球CEO职务,将于12月31日离任。即日起,捷豹路虎全球CFO阿德里安·马德尔将兼任临时全球CEO。英国《卫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称,寻找博洛雷继任者的工作,还是由捷豹路虎的母公司印度塔塔汽车负责。

  (蒂埃里·博洛雷,Equity Pandit网站)

  电动化转型激进

  目前,博洛雷辞职暂时没有更多细节,只是“个人原因”。这位汽车行业的老将,在2020年9月就任捷豹路虎全球CEO之前,曾担任法国雷诺集团CEO,也曾在法国零部件厂商佛吉亚任高管职位。

  彼时,捷豹路虎对于博洛雷的到来持欢迎态度。由于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中国区销量暴跌以及欧洲柴油车需求量下滑,捷豹路虎2018财年(2018年4月~2019年3月)税前亏损高达36亿英镑,折合人民币超300亿元。为此不得不推行降本增效措施,包括裁员6000人。2019财年捷豹路虎税前亏损4.22亿英镑,再加上疫情的爆发给汽车行业带来较大冲击,捷豹路虎迫切需要重振旗鼓。

  在2020年7月底敲定博洛雷为捷豹路虎新任CEO时,塔塔汽车兼捷豹路虎董事长钱德拉·塞卡兰曾表示:“博洛雷是一位公认的全球商业领袖,在带领公司实施复杂的转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从这句话中似乎可以看出塔塔汽车选择博洛雷的原因所在。

  博洛雷也不负众望,上任后对捷豹路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捷豹路虎的产品提升以及电动化转型。2021年2月,捷豹路虎“重塑未来”战略对外发布,其中包括到2025年路虎品牌推出6 款纯电动车型,捷豹自2025年起成为一个纯电动豪华品牌。

  (Autocar网站)

  这一战略,尤其是捷豹品牌的转型时间表,在行业内还是属于比较激进的。相比之下,虽然沃尔沃、雷克萨斯、MINI等少数几家品牌也官宣未来要转型为纯电动品牌,但沃尔沃和MINI给出的时间节点是2030年,雷克萨斯则是2035年。更何况,沃尔沃的背后有吉利作为强援,而雷克萨斯、MINI背靠丰田、宝马这样的大集团,更像是试水。

  捷豹品牌还在去年底宣布,2025年之前不会推出任何新车。为了进军高端市场,并和路虎形成差异化定位,两款正开发的捷豹、路虎中型跨界车被砍掉,全新捷豹XJ纯电动大型轿车项目取消,与路虎联合开发的MLA平台也被取消。捷豹路虎转而以每年约25亿英镑的投资力度,着重开发电动化、智能网联、大数据等技术。

  转型阵痛中前行

  业务调整及巨额研发投入,就意味着大量现金损失。与此同时,捷豹路虎的盈利状况一直不太稳定。借助中国市场销量增长,以及新产品的发布,2020财年捷豹路虎扭亏为盈,税前利润达到6.62亿英镑。不过,到了2021财年,受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捷豹路虎再次转为税前亏损4.12亿英镑。对于捷豹路虎来说,持续性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将是其转型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博洛雷两年来的激进变革,已经改变了捷豹路虎此前的发展规划。在“重塑未来”战略转型发力的建设与铺垫期,博洛雷的离任,显然给捷豹路虎未来的走向带来了不确定性。不过,按照官方的说法,该公司仍将全力推进战略落地,并持续提升公司运营水平。无论博洛雷因何离职,捷豹路虎都要面对转型中的阵痛,需要平衡好短期收益与长期潜在利益的关系。

  (E-volt网站)

  当然,不止捷豹路虎,所有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企业都面临转型的问题。此前不止一位高管因转型激进、步伐过大而下台,例如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福特前任CEO马克·菲尔兹、大众集团前任CEO赫伯特·迪斯,对于未来的“野心”驱使他们不计成本投入,忽略现下的收益,最终激怒股东,黯然离场。

  那么,在他们下台后,企业是否放慢了转型步伐?答案是没有。在索默离职之后火速空降采埃孚集团的施艾德基本遵循了前任的路线,而此前被以“过于鲁莽”为由直接否决的索默关于收购威伯科的提案,也由施艾德推动完成。菲尔兹被福特汽车炒鱿鱼后,继任的韩恺特继续开启一系列转型计划,虽然也因更差的销量和利润而被“退休”,但接替他的吉姆·法利对福特动了更大的“手术”,直接推动电动汽车和内燃机业务分开运营。

  至于大众集团,迪斯下台后,接替他的奥博穆继续推动集团向电动化、自动驾驶、软件等方向转型,在德国联手博世,在中国牵手地平线。就连雷诺集团,也为了推动纯电动车业务的独立及拆分,不惜向日产妥协,对双方长期僵持的持股问题松口,以换取日产的支持。

  在行业变革浪潮面前,企业似乎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转型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而企业能做的,唯有迎头而上。

责任编辑:张丽艳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