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宏观政策
1.公安部年内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2项国标和4项行标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智能汽车交通运行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俞春俊透露,今年年内即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2项国标和4项行标。其中,国标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技术要求和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环境技术条件第1部分公共道路,行标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封闭场地测试场景要素及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半开放道路测试场景要素及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公共道路测试场景要素及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评价数据交换规范。
点评: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试点运行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安部也加强相关管理工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发展。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指导意见》明确五方面任务:一是优化完善网络布局。二是加快重点区域建设。三是提升运营服务水平。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五是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点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各方也都在加快节奏,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3.中国牵头修订的联合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获表决通过
工信部消息,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WP.29)第190次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期间,由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共同牵头修订的UN GTR No.1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获全票通过。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组织国内相关单位和专家,深度参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技术法规制定协调工作,持续提升中国在汽车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
点评: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标准也开始在国际范围内发挥更大影响力。
4.三部委明确未来四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
6月2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明确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点评:购置税政策明确至四年后,有利于行业企业提前做好规划;适时调整,也体现了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进步。
02 国际风云
1.丰田宣布2025年起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纯电动汽车
6月1日丰田汽车发布消息称,将向预定于2025年在美国投产的纯电动汽车(EV)用电池工厂追加投资21亿美元,并宣布2025年开始在美国南部肯塔基州的工厂生产纯电动汽车。此次是丰田首次披露在美国纯电动汽车生产工厂的情况。该工厂将生产新款3排座SUV,将使用目前正建设的电池工厂生产的电池。
点评: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快速发展,跨国车企也在不断加强其电动化布局。
2.英国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商用
6月19日消息,英国首次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商用。据介绍,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操作员远程控制到达乘客的设定位置,之后乘客可自行开往目的地,完成订单后,操作员再将车辆驶回指定位置。为了安全起见,目前,这些无人驾驶汽车上会安排一名驾驶员,但并不需要进行操作。
点评:各国纷纷植根本土发展需求推出各种新措施,加快无人驾驶市场化发展的速度。
3.美国拟强制新车标配自动刹车系统
美国交通部下属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公布了一项提案,拟要求所有在美国生产销售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必须安装自动刹车系统(AEB)和行人自动刹车系统(PAEB),以减少车祸的发生。目前,美国约90%的在售新车已经具备自动刹车系统。
点评:安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永恒追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汽车安全也在不断增加新配置。
4.日本将在东南亚挖掘“城市矿山”
为确保纯电动汽车电池等使用的重要矿物,日本政府将与东南亚国家共同启动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矿物的项目。日本将确定首个对象国家并派遣专家,开始提供技术指导并进行人才培养。日本缺乏金属天然资源,今后将与其他国家合作,扩充“城市矿山”机制,推进采购渠道的多样化。
点评: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危机,让各方都更重视原材料的采购。
5.大众汽车正计划进行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
据德国《商报》报道,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正准备对这家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进行意义深远的重组,第一步是削减成本。同时,大众汽车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也希望重组集团的结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称,这是“数十年来最大的重组”。
点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跨国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在新发展中继续领跑。
03 行业动态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5月11家车企召回118万辆
6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今年5月,共11家汽车生产企业向市场监管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宣布召回共计118.21万辆汽车。其中,特斯拉共召回110.46万辆汽车,占5月召回总数的93%。
点评: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多,安全问题凸显,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也成为汽车召回的主角。
2.商务部:组织开展“百城联动”和“千县万镇”汽车促消费活动
6月8日,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明确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将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将聚焦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报废更新、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汽车后市场等内容,全链条促进汽车消费。强化购车优惠政策支持。推动适销对路车型下乡,鼓励企业推动新能源载货微面、微卡、轻卡等车型下乡。推动售后服务网络下沉。推动完善农村充电基础设施。
点评:本月,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也已展开,各方将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市场的发展。
3.《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
6月28日,在“2023金台汽车论坛”上,《2023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全面分析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发展趋势,以及核心竞争力,为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新方向,为企业制胜下一个时代提供重要参考。
点评:新发展格局下,供应链问题凸显,提升供应链核心竞争力备受各方关注。
04 企业动态
1.神州优车被强制执行528万元 累计被执行近30亿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528万余元,关联案件为上海分众晶视广告有限公司与该公司相关广告合同纠纷,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风险信息提示,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存在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近30亿元。此外,该公司还存在失信被执行人(老赖)、限制消费令及终本案件信息。
点评:神州优车杀入造车以失败告终,且原本的租赁业务也受到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出行行业的竞争格局的变化。
2.蔚来宣布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取消终身免费换电
6月12日,蔚来官方宣布调整用户权益及全系车型价格,取消终身免费换电,整车质保期限由10年不限里程调整为6年或15万公里,全系新车售价下调3万元。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这次调整内部讨论了很久,听取了部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进行了反复推敲。现在是最合适的发布时机,肯定还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没法做到每个人都满意。
点评:宣称不降价的蔚来汽车自己“打脸”,充分显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压力。
3.理想汽车获批北京理想生产资质
6月15日,工信部网站发布了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2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出现在拟发布新增车辆生产企业清单中。理想北京绿色智能工厂计划于今年年内正式投产。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万辆的产能。
点评:依靠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竞争力的提升,理想汽车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不但宣称将成为销量最好的豪华车品牌,也获得了各种支持。
4.日产:内部举报指控社长对首席运营官进行监控,将开启调查
据外媒报道,日产汽车内部出现了一起举报事件,称公司社长内田诚对首席运营官古普塔存在监控行为。这一事件对日产与合作伙伴雷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引发了管理层内部的分歧。目前,举报者尚未提供确凿证据,但日产表示将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措施。
点评:近两年,日产汽车深陷人事斗争中无法自拔,各种纷争不断上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家国际车企集团的发展。
05 人事变动
1.前麦格纳高管黄振宇接管小米汽车供应链
6月2日消息,小米汽车公布了多项高层职务调整。其中,汽车部副总裁黄振宇兼任汽车部供应链部总经理,向汽车部CEO雷军汇报。黄振宇是小米从汽车零部件行业挖来的大将,曾任职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
点评:老汽车人开始陆续担纲小米汽车核心岗位。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极卷时刻,小米汽车需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才有机会去打开局面。
2.英菲尼迪任命何塞 罗曼为全球总裁
英菲尼迪宣布任命何塞 罗曼(Jose Roman)为该品牌全球总裁,自2023年7月1日起生效。罗曼将兼任母公司日产汽车全球销售高级副总裁,向日产汽车执行副总裁星野朝子汇报。
点评:过去几年,英菲尼迪的表现并不可观,期待在新总裁领导下可以打开市场新格局。
3.前集度汽车副总裁朱江加入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
6月8日消息,前集度汽车负责用户发展与运营的副总裁朱江已经加入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负责中国市场业务。朱江表示,Lucid刚刚开始为进入中国市场做准备。
点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的人事节奏也不断做出新变化,尤其是新势力车企和自动驾驶公司的加入,加剧了这种变动。
4.文远知行COO张力宣布离职
6月20日消息,自动驾驶公司文远知行COO张力宣布离职。文远知行方面回应称张力辞职是“由于个人及家庭原因”。张力2018年加入文远知行,任职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的战略运营、市场拓展,以及无人驾驶业务在中国市场的落地运营合作。
点评:自动驾驶圈再现高管动荡。张力可以说是中国乃至全球L4自动驾驶落地运营中的第一代操盘手,他的去向引人关注。作为自动驾驶头部企业,文远知行也将迎来新的开始。
5.奥迪CEO杜思曼将卸任,格诺特·多尔纳接任
6月30日,奥迪发布会最新人事任命,格诺特·多尔纳(Gernot D llner)将接任杜思曼(Markus Duesmann)成为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任命将于2023年9月1日生效。接任者Gernot D llner于1993年加入大众集团,曾与现任大众集团CEO奥博穆共过事。此次调动之前,他在大众集团负责战略团队。
点评:上任短短两年多,还未大展身手,杜思曼就将离开奥迪。接任者能否将奥迪带上电动化的发展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