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快报,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速由2022年、2023年的54.4%和57.8%陡然降至19.3%;2024年与2023年相差38.5个百分点。2024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幅只有6.7%,远低于2023年的77.6%;在2024年的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中,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只有28%。显然,去年中国汽车出口遇到了强大的“寒流”,原因主要是欧美作祟、有针对性的打压。出口增幅回落过快,势必会加大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
今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竞争动向,那就是合资乘用车企业将展开真正有力量的“反攻”。前年,外国品牌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份额为7.4%,到去年萎缩至4.8%。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速依然高达35.5%,带动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提高到65.2%。而德系车、日系车和美系车则持续下降,分别降至14.6%、11.2%和6.4%。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的占比升至40.9%,较前年提高9.3个百分点。可以肯定的是,在车价持续下探、电费低廉和充电便利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扩围加力实施“两新”政策的背景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上的份额超过50%”当无悬念。去年,“内卷”白热化,中外合资乘用车企业所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秣兵厉马,今年,他们要开始正式“反攻”了。
标志有二。一是一汽-大众在上周释放了很清晰的年度“反攻”计划。今年,一汽-大众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产品大年,硬件平台是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是跟大众总部合作研发的,L2++级智驾和3.0AI智能座舱是跟大疆、高通、科大讯飞、华为等联合研发的;1.5L混动车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高达47%,混动车专用变速器也有了,Nie60电池的核心技术也获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广汽丰田在今年会推出由中方主导、深度全面自研的铂智系列车型,这些车都有出色的动力电池耐用性和安全性、一流节能性能以及率先在业内装备Momenta 5.0一段式端到端全域智驾系统。
笔者相信,明年及之后,大众和丰田每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新车型将会更多,推出速度将会更快,智能化水平将会与中国品牌保持在同一水平,超越的地方会逐步增多,因为它们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在全面深度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基础上,研发流程逐渐缩短,技术迭代的速度逐渐追上“中国速度”。
最为关键的是,大众和丰田都非常明确和有针对性地表示,要坚守自己的质量标准。例如,一汽-大众高管公开表示,“德国身,中国魂”,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未来产品定义的关键词;在传承纯正德系血统、原汁原味的驾控基因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积极携手本土科技巨头,打造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智慧空间。广汽丰田秉持的也是类似的观念。
在研究、确定和实现超越中国品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节能性的同时,降低成本,也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例如,一汽-大众和大众联合研发的CEA电子电气架构,控制单元数量减少30%以上,成本优化40%,研发速度提升30%;广汽丰田和丰田自研的动力电池系统可以做到8年或30万公里还能蓄电80%,冒烟24小时也不会起火爆炸。
今年,合资品牌这些先进成果将装车上市,有望引起购车者的强烈关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前不久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在二手车市场上,4年以内的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72.4%;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车龄3年内最保值的15款主流纯电动乘用车,有10款平均售价不到新车价格的一半。为什么新能源汽车的拥车年数和二手车价值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差距这么大呢?根源就在于动力电池系统能够正常服役的年份不够长。
前不久,社交媒体上一个视频被广泛传播,展示的是某个销量较大的A0级新能源轿车的高压电线竟然裸露在底盘下,线卡子又细又脆,很容易导致线被刮断,并存在漏电危险。但可悲的是,厂家没有发表致歉和改进的声明,反而给谈论这件事的新闻记者发去了律师函,指责媒体诽谤。这几天,另一条视频显示,某著名新能源汽车被追尾后保险杠左后角破了个大洞,露出两三条橙色的高压电线。去年,某新势力车企老板发布了一条视频,说他们刚上市网红轿车正在跑路试做验证,成为传统车企的笑柄。过往数年来,社交媒体上时不时地冒出著名新势力品牌“崴脚”(前轮或后轮断轴)的视频。个别企业潦草、浮躁、肤浅的造车素质,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但也给这几年发展相对较慢的成熟品牌留下了“反攻”超越的口子。
“快鱼吃慢鱼”在新业态和新市场上堪称成功定律,一旦生态成熟健全、消费升级时,往往会变成“慢鱼吃快鱼”,“鱼”适应环境的能力出现了显著差异。经过三年的体系革命、流程再造,国内市场上的主流合资品牌大多已基本完成“易筋换骨”任务,今年是“新树结新果”的头一年,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业界审视和思考。秦淑文《 中国汽车报 》(2025-01-20 0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