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2025年排放新规已经成为悬在众多车企头顶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按照欧盟2025~2035年的汽车尾气排放新规,自2025年起,车企旗下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降至93.6克/公里(WLTP标准),厢式货车需降至153.9克/公里。自2035年起,车企的乘用车和厢式货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降至零。如果排放量超出规定数值,车企将面临欧盟的罚款,超出部分会被征收95欧元/克的罚款,罚款金额还要乘以车企当年的销量。
由于当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降温,大多数车企恐怕无法实现上述目标,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根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公布的一份最新文件,至少有5家汽车制造商,包括Stellantis集团、丰田以及福特等,将与特斯拉组建“排放池”,这些车企将通过购买特斯拉的碳排放额度,以实现共同达标的目的。
合规压力与巨额罚单之下 碳排放额度成“香饽饽”
在2021年欧盟新车排放标准的基础上,2025年标准进一步收紧,排放水平需要再降低15%。分析师指出,为了达标,大部分车企今年需要将纯电动汽车占其总销量的比例提升至20%以上。而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近日发布的数据,202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9%,至199.3万辆;渗透率下滑1.3个百分点,降至15.4%。其中,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由于购车补贴提前终止,2024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大降27%,至38.2万辆。
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此前表示,由于电动汽车渗透率下滑,车企可能会因为碳排放超标,无法满足欧盟2025年的排放目标,而面临高达150亿欧元的罚款。相比直接支付罚款,不少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的车企选择向其他零排放或排放量较低的车企购买碳排放额度,组成“排放池”,以实现达标的目的。据悉,欧盟法规允许旗下车型排放总量较低的汽车制造商与其他排放超标的车企联合起来,组建“排放池”,以共同分摊二氧化碳排放量。欧盟会将一个“排放池”视为一家制造商,这样“排放池”内的每家车企可以共同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目标。
根据Dataforce数据分析机构去年年中发布的一份报告,按照主要车企在欧洲的车辆销售比例,当时只有特斯拉和沃尔沃/极星的排放量已低于欧盟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值,即93.6克/公里。原因也很简单,特斯拉只销售零排放的纯电动汽车,而沃尔沃和姊妹品牌极星在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较高,因此整体排放量较低。相比之下,福特、大众集团与目标值差距最大。而根据瑞银集团发布的数据,目前大众集团和雷诺离目标值最远。据悉,多家车企曾因未达成欧盟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而总共被罚款5.5亿欧元。近日,大众集团投资者关系主管罗尔夫·沃勒表示,若未能达成欧盟排放目标,大众可能面临高达15亿欧元的罚款。
此前,多家欧洲车企以及部分欧盟成员国都提出过反对意见,包括雷诺、大众集团等在内的多家欧洲车企均敦促欧盟审查、暂停或修改目标。2024年11月,意大利、捷克、奥地利、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7国联合呼吁欧盟免除碳排放超标罚款,称罚款将严重影响汽车行业再投资于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削弱欧洲汽车行业在全球舞台上的竞争力。不过,从目前来看,上述车企和欧盟成员国的游说似乎未能奏效。就在去年年底,由冯德莱恩任主席的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正式就职,并立马宣布将拨款46亿欧元,用于支持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在内的净零排放技术。推动汽车业绿色低碳转型,依然是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工作重点。
特斯拉靠“卖碳”盆满钵满 奔驰联手沃尔沃以期达标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丰田、福特、马自达、Stellantis集团、斯巴鲁均有意加入特斯拉所在的“排放池”。由于Stellantis集团是零跑汽车的重要股东,而零跑去年已经通过Stellantis集团的渠道进入欧洲,因此其也将加入这一联盟。据悉,这些品牌合计占据欧洲汽车市场33%的份额,以及欧洲电动汽车市场30%的份额。这份文件显示,有意加入特斯拉联盟的制造商需在2月5日前提交申请,并签署保密协议,提供旗下车辆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以便评估整个联盟的车辆二氧化碳排放是否能够达标。
瑞银集团分析师帕特里克·胡梅尔预测,由于今年欧盟开始施行更加严格的新车排放标准,碳排放额度变得“水涨船高”。如果特斯拉出售所有富余的碳排放额度,那么其有望从排放超标的竞争对手那里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收益。据悉,欧盟官方的二氧化碳排放超标罚款是95欧元/克;而根据可能的供求关系推算,今年欧盟“排放池”的碳排放额度交易价格大约为20欧元/克。
近日,Stellantis集团一位发言人回应道,集团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入“排放池”将有助于达到2025年欧盟新车排放标准。丰田欧洲公司首席运营官马修·哈里森指出,丰田与特斯拉结盟是出于“防范于未然”,协议为期1年。胡梅尔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所在的“排放池”容纳的汽车制造商数量是否已“达到上限”,还是仍有空间纳入更多企业。
当前,欧盟内部还形成了另一大“排放池”阵营:沃尔沃汽车及姊妹品牌极星为碳排放额度提供者,奔驰及旗下子品牌smart加入其中。据统计,这4个品牌合计占据欧洲车市8%的份额,以及欧洲电动汽车市场20%的份额。这一“排放池”联盟的申请截止时间为2月7日。沃尔沃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较高,因此也有富余的碳排放额度。胡梅尔预测,今年沃尔沃可能通过碳排放额度交易获得高达3亿欧元收益。此外,包括上汽名爵、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也有可能成为其他排放超标企业的碳排放额度供应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比亚迪预计能够向部分欧洲汽车制造商出售价值数亿欧元的碳排放额度。
低价电动汽车之风劲吹 价格下探至1.5万欧元
从目前来看,大众、雷诺和宝马等欧洲主要车企尚未加入任何“排放池”联盟。其中,宝马首席执行官齐普策近期公开表示,该集团对达标充满信心。自2024年起,宝马开始在其所有核心细分市场中提供纯电动产品的选择。2024年,宝马集团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5%,达到42.7万辆,占其全球总销量的17.4%。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众和雷诺面临着极大的排放达标压力,但这两家企业尚未与其他车企“组队”。大众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将主要依靠自身努力来达标。如果达标确实有难度,今年秋季之前仍有时间组建一个联盟。雷诺方面则指出,现在谈论是否会加入“排放池”还为时尚早。不过,该公司表示,“排放池”本身会削弱欧洲汽车业的竞争力,其仍在敦促欧盟放宽相关规定。
不管是大众还是雷诺,都在主动出击,推出价格更低的新款电动车型,以提升其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实际上,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之所以下滑,与补贴逐渐退坡甚至被取消有关,而消费者不愿意为电动汽车支付更高的溢价。要刺激欧洲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车企只能将价格打下来,推出大众能够负担得起的平价车型。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在欧洲推出低价电动车型,2万欧元左右的入门级电动车型在欧洲迎来大爆发,有的车企甚至将价格下探至1.5万欧元。
例如,大众预计将在今年发布入门级电动汽车ID.2,这款车将成为大众ID.家族中价格最为亲民的车型,起售价设定在2.5万欧元以下。近日,雷诺集团旗下达契亚品牌将其在法国市场销售的Spring电动车型降价2000欧元,目前起售价为1.69万欧元。据外媒报道,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成立的零跑国际将欧洲市场在售的零跑T03车型价格大幅下调4000欧元,目前的起售价仅为1.49万欧元,这款车也成为欧洲市场最经济实惠的电动车型之一。看来,在排放达标压力之下,2025年平价电动汽车之风将席卷欧洲车市。本报记者 万莹《 中国汽车报 》(2025-02-10 0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