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 李亚楠
1月主要重卡企业市场份额
图片作者: 李亚楠
1月主要重卡企业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2025年开年,重卡市场并未如预期般迎来“开门红”。
根据各家重卡企业提供的销售数据,今年1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型约7万辆(批发统计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车辆),环比下降17%,同比下降28%,比上年同期减少约2.7万辆。
4家企业月销破万辆
在重卡市场月度销量“排位赛”中,有4家企业月销破万辆。其中,中国重汽以约1.9万辆的销售成绩位居首位;另外,1月仅有北汽集团和徐工重卡实现同比增长。
具体来看,1月,中国重汽销售各类重卡约1.9万辆,同比下降27%,位居行业第一,市场占有率为27.1%。一汽解放1月销售重卡约1.4万辆,同比下降42%,位列行业第二,市场占有率为20%。1月,陕汽集团销售重卡约1.1万辆,同比下降4%,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5.7%。东风公司(包括东风商用车、东风柳汽乘龙、东风华神等)1月销售重卡约1万辆,同比下降52%,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达14.3%。北汽集团(含北汽福田和北京重卡等)1月销售重卡约7000辆,同比增长1%,位居行业第五,市场占有率为10%。
1月,徐工汽车累计销量2050辆,同比增长54%,排名第六,市场占有率为2.9%。江淮重卡1月销量1100辆,同比下降28%,位列第七,市场占有率为1.6%。北奔重汽1月销量780辆,同比下降10%,位列第八,市场占有率为1.1%。
多重因素致市场表现欠佳
结合近8年的销售数据,1月重卡市场约7万辆的销售成绩,仅略高于2023年1月同期,这一表现凸显出当前公路物流行业仍处于低谷阶段。
在业内人士看来,1月重卡销量同环比“双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1月正值春节假期,且假期较往年更为提前,导致供应商、生产商、营销及销售各个环节相继进入休假状态,从而对当月销量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公路物流市场依旧面临货源紧缺、运力过剩的双重挑战,即便在农历新年前后运价有所回升,但仍未能有效提振终端需求;第三,重卡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运输从业者对行业增长信心不足,因此在购车方面持更为谨慎的态度;第四,1月重卡出口量呈现同比下降趋势,这无疑对整体销售业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五,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已出台汽车以旧换新接力政策,并在补贴范围和力度上都有所扩大和加强,但由于2024年的“两新”政策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这就导致去年年底出现大量换购新车的现象,进而产生市场透支效应,直接影响2025年初的终端销量;第六,通常情况下,为了开年有个好彩头,大部分重卡企业会习惯性地将上一年的部分订单预留到第二年。然而,由于2024年国内重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各家企业基本未能提前达成年初设定的销售目标,无法再将部分开票销量结转到次年,而是集中力量冲刺年底销售任务。这一情况从2024年12月重卡行业批发销量高达8.4万辆、同比增长62%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由于去年同期销量基数较高(9.7万辆),这种情况下,1月重卡销量较之前落差较大也在情理之中。”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钟渭平补充道。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尽管市场整体景气度不高,但新能源和天然气重卡市场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1月,新能源重卡终端实销有望突破5800辆,同比增长超60%,市场渗透率达21%。至此,该市场已实现同比“24连涨”。根据上一年销量走势来看,预计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重卡销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天然气重卡市场也持续向好。受1月天然气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北方LNG售价已降至5元/公斤,各地油气价差普遍在2元以上,这推动了天然气重卡销量的增长,预计该细分领域月度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22%。
2月市场有望止跌回升
1月重卡销量仍在低位徘徊,那么2月终端市场能否走出低谷?
采访中,重卡经销商普遍预计,2月重卡市场将实现止跌回升。“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接力政策的落地实施,预计将有更多地区跟进响应,制定出台针对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柴油货车的淘汰补贴政策。可以预见,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及地方淘汰补贴措施的助力下,全国范围内国四柴油货车淘汰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重卡市场有望走出下行通道。”北京卡车经销商刘少伟分析称。
商用车行业专家任诗发认为,“两新”政策提供的高额补贴,将激励运输从业者报废老旧车辆并购置新车,从而推动重卡市场销量增长。特别是在当前以存量置换需求为主导的市场环境下,该政策有望成为重卡市场实现触底反弹的重要推动力。
有行业机构预计,基于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申请窗口期长、国四标准货车保有量大及用户更新意愿高这三重因素的联合作用,2025年国四车置换需求或将加速释放,有望撬动10万至20万辆增量,进一步支撑国内卡车市场销量增长。 本报记者 李亚楠 《 中国汽车报 》(2025-02-10 013 版)(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