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我国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申请年龄和准驾年龄上限从60岁延长到63岁,这一政策调整无疑为众多运输从业者带来利好。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尽管驾驶证年龄上限得以放宽,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的年龄上限却仍维持在60周岁。
从业资格证为何“原地踏步”
驾驶证和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是货车司机从事运输工作的两大必备证件,它们虽然功能不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可或缺。然而,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从业资格证与驾驶证的年龄上限不一致,导致部分司机在驾驶证有效期内无法获得从业资格证,从而不得不放弃道路运输工作。这不仅限制了货车司机的职业发展,也影响道路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
那么,政策不同步的根源何在?
在中汽传媒总编辑、中汽卡车兄弟俱乐部创始人杨金国看来,这主要归因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滞后效应。“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全面评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这自然会导致一定的时间滞后,进而造成政策间的不同步。同时,从业资格证相关法规的修订还需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立法程序,包括多轮审议及广泛征求意见等,这些环节相当耗时。再加上货运行业运营模式多样,涉及个体司机、物流企业等众多利益相关方,从业资格证的调整工作必须在平衡各方权益的基础上推进,这无疑加大了协调难度,使得改革步伐相对缓慢。”他说。
此外,部门间协调不畅也是造成政策不同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分别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阶段,若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不够紧密,便容易出现政策脱节的问题。例如,在制定放宽驾驶证年龄上限的政策时,如果未能及时与从业资格证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就可能导致从业资格证的年龄上限未能随之同步调整。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致电12328交通运输服务热线进行咨询,得到的答复与上述分析相吻合。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近期他们收到大量货车司机的类似咨询。由于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分属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管理,因此才会出现政策不同步的情况。同时,他们明确表示,尚未接收到关于从业资格证调整的相关文件,也无法预估文件出台的大致时间。工作人员还着重强调,在从业资格证年龄上限未予延长的情况下,仅凭驾驶证上路运营是违规的,会面临严厉处罚,因此建议货车司机在从业资格证相关政策出台后再恢复运输工作。
政策效果或打折扣
驾驶证年龄上限的放宽,旨在缓解运输行业司机短缺的问题,同时为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开辟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然而,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年龄上限的“停滞不前”,可能会使这一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中型客货车司机纷纷表示,政策不同步对他们的日常工作造成不小影响。河南货车司机宗克庆说道:“许多拥有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一直将货物运输作为主要谋生手段。驾驶证年龄上限的放宽曾让他们看到延长职业生涯的希望,但由于从业资格证的年龄限制,使他们不得不面对无法继续从事运输工作的无奈局面。”
湖北货车司机王建军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公路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熟练掌握驾驶技能的货车司机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从业资格证政策的滞后,使得部分符合驾驶证年龄要求的司机无法上岗工作,这不仅加剧了行业运力短缺的问题,还导致物流运输效率下降,并对供应链稳定性造成较大冲击。
对此,杨金国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颁发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驾驶员具备必要的职业素养和安全驾驶意识,而年龄并非衡量驾驶员能力的惟一标准。当前,许多60岁以上的驾驶员依然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熟练的驾驶技能。因此,仅仅将年龄作为从业资格证的申请门槛,显然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为运输从业者,我们期盼政策能更加人性化且易于执行,而不是让我们在政策博弈中感到无所适从。”湖北卡车司机王建军认为,要解决驾驶证与从业资格证年龄上限不同步的问题,关键在于政策的协同与优化。为此,他建议政府应主导建立高效的跨部门政策协同机制,明确公安部与交通运输部在政策制定中的具体职责和协作流程,以确保政策的同步性和一致性。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政策的实际效果,还能为更多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创造就业机会。
此外,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驾驶员能力评估体系也显得尤为迫切。从业资格证的申请不应仅仅以年龄作为门槛,而是应综合考虑驾驶员的身体状况、驾驶技能、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可以引入定期体检制度和技能考核机制,以确保驾驶员在年龄增长的同时,依然能胜任道路运输工作。
“当前,出租车和网约车行业已成功完成驾驶证与从业资格证的同步调整,公路物流行业可以深入研究其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进行借鉴与创新,以加快政策协同的步伐。”王建军如是说道。
取消从业资格证呼声再起
随着驾驶证与从业资格证年龄上限不一致性的问题日益凸显,关于取消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的呼声再度高涨。
事实上,近年来要求取消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的声音持续不断。许多司机认为,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过程趋于形式化,实际成效甚微。同时,从业资格证与驾驶证分别需要前往两个不同的部门进行年审与考核,流程繁琐且耗时,不仅增加了司机的时间成本,也对其正常运营及工作效率造成不小影响。
正是由于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取与审验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催生了运输行业内的不良风气,导致大量证照代办者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关于物流业降低收费减少审批的报告》中也指出,从业资格证的申请条件和考试要求与驾驶证存在相似之处,存在重复许可、多次认定等问题。报告中还提到:“司机在获得准驾货运车辆驾驶证后,已经能证明其具备相应的驾驶能力,因此没有必要再进行一次资质审批。此外,从业资格证还存在年审收费高、周期短、耗时长等问题。在年审期间,司机若选择申请代理,还会进一步增加公共办公成本。”为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建议取消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及其相关的车辆营运证,或者将其并入营业执照审批流程,取消前置审批要求。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在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的推动下,相关管理部门已出台一系列减费降负的政策措施。2023年,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机动车驾驶培训考试内容,简化从业资格证件申领流程,推动实现“一次报名、一次培训、一次考试、申领两证”的目标。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改革体现出政府相关部门在驾驶员管理方面的创新与优化,对于保障物流运输稳定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政策不断完善与优化,相信公路物流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杨金国认为,一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从业者的实际需求及行业发展现状。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政策效果,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此同时,关于取消从业资格证的讨论也应从行业实际出发,全面权衡利弊,确保道路运输安全与从业者权益之间的平衡,从而为广大运输从业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道路运输从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