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亮
2月2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终端”)在上海举行深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的合作迈入崭新阶段。此次合作旨在融合双方优势资源,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前沿的智能化出行体验,引领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
上汽与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
在签约仪式上,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与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共同见证下,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与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部总裁汪严旻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一举动不仅标志着上汽与华为战略合作的正式确立,也预示着双方将在未来携手探索智能汽车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路径。
据悉,上汽集团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领先的汽车企业之一,业务涵盖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创新科技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上汽集团积极拥抱智能化转型,成功推出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七大技术底座”,包括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为智能化汽车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智能汽车领域拥有软、硬、芯、云等核心技术优势。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驾控、软件定义汽车等领域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此次与上汽集团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发挥华为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历程颇具戏剧性。2021年,时任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表达了对与华为合作可能导致“丢失灵魂”的担忧,拒绝了华为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合作提议。然而,随着市场与技术的快速变化,如今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消息频出,显示出双方关系的新进展。这一转变不仅反映了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也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道路上将迎来更多创新与合作。
车企竞相拥抱华为智能化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已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其中,智能驾驶已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时的重要因素。麦肯锡调研数据显示,54%的消费者将智能化当作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华为的智能化技术成为汽车厂家的“心头好”。
目前,华为鸿蒙智行已推出“四界”品牌,分别是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和北汽合作的享界、和奇瑞合作的智界,以及与江淮合作的尊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2024年全年累计交付44.5万辆汽车。2024年,华为还与东风旗下猛士和岚图、比亚迪方程豹、广汽集团等车企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智能化汽车的新未来。其中,广汽集团与华为采用“华为智能化+广汽智造”深度合作新模式,携手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传闻上汽与华为将采用智选车模式合作,打造“尚界”品牌。尽管双方尚未公布具体汽车品牌名称,但上汽集团与华为终端的签约或意味着双方已敲定采用智选车模式进行合作。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询信息显示,上汽集团已申请“上汽尚界”“尚界”等多枚相关商标,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而华为也于2023年11月申请了两个“尚界”商标,并已核准注册。这些举动无疑为双方的合作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汽车智能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以华为鸿蒙智行模式为代表,各传统主机厂正加速接入华为智驾能力,快速提升自身汽车智能驾驶水平。目前已有约10家汽车品牌搭载华为智驾ADS3.0系统,并在用户端取得积极评价。这一趋势表明,华为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