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后,行业上下开启了“你有我也有”“你有我更好”的比拼,消费者们也开始就“什么才是高阶智驾”展开热议。从企业到用户,一场“全民智驾”的集体狂欢把汽车市场推向了2025年的第一波舆论风口。
号称“首个宣布旗下所有车型均搭载高阶智驾车企”的比亚迪,针对旗下仰望品牌、腾势品牌、比亚迪品牌推出包含3套技术方案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A主要应用在仰望,天神之眼B主要应用在腾势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则搭载在比亚迪品牌。其中,首批搭载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的车型中,第二代秦PLUS DM-i、秦L DM-I、海豹05 DM-i、海豚等多款智驾版车型其售价均在10万元以下,海鸥智驾版起售价更是低至6.98万元。
把智驾打到10万元价位的不止比亚迪一家。长安汽车也表示,将在今年8月推出10万元级别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而即将于3月预售的零跑B10则是15万元级首款搭载激光雷达并支持城区智能驾驶的车型。
“全民”之外,“高阶”也成为此轮车企狂欢的焦点。小鹏汽车表示,2025年年中将推出准L3能力高阶自驾,即全面超过特斯拉FSD V13能力的开始版本;2025年底,推出真L3级别软件(需要车端硬件数倍提高芯片算力和存储)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极氪汽车则将落地自研浩瀚智驾L3级自动驾驶,搭载相关技术的新车型将于4月上海车展期间亮相,预计年底具备量产车交付能力。尊界S800则搭载了华为最新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并首发六大技术,实现从被动智能到主动智能的转变。
过去10年,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智能驾驶从虚幻的泡沫逐渐变成日常的生活。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L2级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便已超55%。据预测,2025年这一数据有望突破65%。可以预见,接下来智能驾驶将沿着大众化、高阶化两条道路并行发展。一方面,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朝着无人驾驶的最终目标前进。另一方面,持续下探智驾成本,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智驾便利,培养智能驾驶用户心智。
炫酷的技术咫尺可及,而残酷的现实也近在眼前。全民狂欢的背后,是落后者再度承压的心酸。在这一轮全民智驾的讨论中,合资车企的集体失声反映出其在汽车智能化上的严重失速。智能化的转型不仅仅发生在新能源汽车上,同样发生在燃油车上。如若合资车企依旧行动迟缓,其在燃油车领域仅存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
此外,更有智驾供应商倒在了黎明前夜。曾获长安、红旗等多家车企定点的“明星企业”纵目科技近日便被曝遭遇资金危机。据纵目科技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泊车技术停滞,高阶智驾提案被否决,错失转型窗口,加上核心客户流失,最终致使公司陷入绝境。可见,当前智能驾驶技术尚未成熟,在技术发展和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点,仍是诸多智驾供应商的生死课题。
智驾普及固然是好事,但在笔者看来,行业还需警惕过度“内卷”之风,切勿将产品“价格战”复刻到智驾领域。当前智驾产业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若车企一味追求低成本而导致供应商让渡更多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此举必将威胁到整个智驾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全民智驾”带来的热度不能仅存于消费者眼中、车企口中,更要遍及产业链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