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圩
依托新能源汽车的换道突破,10余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距离汽车强国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汽车企业在围绕动力变革展开的“上半场”竞赛中取得优势,而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围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展开的“下半场”竞赛,竞争会更加激烈。为了赢取主动权,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迎接自动驾驶汽车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变革已经拉开帷幕。2023年上半年,我国具备L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为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6—7月,我国公布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名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总体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小范围的测试、验证,迈向了技术快速演进、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此外,通用大模型成为实现自动驾驶的最大助力。特斯拉公司率先打通“端到端”整车计算平台,依靠神经网络完成了从物体识别到环境理解再到决策的全过程,凭借其在数据、算力、算法方面的积累,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形成一定领先优势。“开哨”即高潮,“下半场”竞争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和产品仍然在快速迭代,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还没有确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仍处在关键窗口期。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统筹谋划,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优势。
凝心聚力打造开放的产业生态至关重要。大多数车企并不具备研发车用操作系统的能力,软件开发企业也需要充分理解汽车功能需求以及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各自为战、相互封闭只会导致资源进一步分散,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陷于被动。“下半场”竞赛,不能仅靠单家汽车企业单打独斗,必须组织起来打“团体赛”。推而广之,智能网联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涉及汽车、交通、通信、测绘、安全、IT等不同领域,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凝聚跨行业的力量,抢抓产业发展的窗口期。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主旨就是把我对汽车智能化革命、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的认识和思考记录下来,结合这些年来的工作经验和调研结果,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评述。一方面,试图探索产业发展的基础逻辑,总结出某些可供业内人士参考的带有规律性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以通俗平实的语言,介绍汽车智能化革命的基本内容,阐释自动驾驶技术及其生态,为汽车爱好者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提供参考。
比起“上半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客观条件,“下半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起点更高。这就要求我国汽车产业以更前瞻的洞察、更高效的创新,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等新兴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真正实现换道超车。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此文为《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前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3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