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 还要打通这些堵点

发稿时间:2025-04-09 14:40:00 来源:中国汽车报 中国青年网

  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流通消费的重要支撑,既与汽车用户的权益息息相关,也对促进汽车流通消费有着重要作用。在汽车消费日益红火的今天,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正在成为利好消费者、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继今年1月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后,3月25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扩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将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同时表示目前正指导各地商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有序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加紧编制试点工作方案。后续将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原则,确定试点城市名单。可以想见,传统汽车后市场领域以及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消费延伸链条将会获得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与之密切相关的汽车维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场监管等也亟待加强。

  汽车后市场空间巨大,是行业共识。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汽车保有量达到3.53亿辆,这为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机构研报也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或将达7.5万亿元,近5年复合增速约10.79%。汽车后市场的繁荣,既体现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上,也体现在其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作用上。同时,汽车后市场的增长也在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如汽车零部件制造、物流运输、汽车用品等,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随着汽车消费链条的延长,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也将创造更大的消费空间。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定制改装细分市场的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2024年,F1中国大奖赛直接拉动经济达14.06亿元。

  汽车后市场市场广阔,但堵点也很明显。在传统的后市场领域,汽车维修、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场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体验不佳之处。比如“小病大修”、过度保养、故障诊断不准确等,这与相关的行业标准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因素相关。而要促进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方面的发展,也需要进行相关配套的完善,比如法规层面的安全性和标准化建设;使用层面的用地和金融支持;维修保养层面的监管;与旅游、体育层面的跨界融合等。举例而言,汽车改装行业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核心主管部门,导致不同部门监管尺度不一。这些是延伸消费链必须同步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影响相关产业发展的堵点。

  努力做大后市场,延伸消费链条,必须走规范化、高质量发展之路。综合来看,汽车后市场主要面临的是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营主体规模偏小、专业人才匮乏、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对此,需要从几个方面去抓落实。

  其一,完善法规政策。为了从根本上推动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解决局部服务乱象和监管困境,应加快修订和完善汽车后市场相关法律法规,填补制度空白,细化相关条款,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同时,解决协调管理问题,避免多头管理。完善制度、规范发展,才能拉动汽车消费实现更好发展。

  其二,加强监管,按照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建立统一的监管协调机制。形成既有统一管理标准、又有明确分工负责的市场监管机制。针对汽车后市场维修、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形成良好的监管氛围;针对汽车改装、露营、赛事等,加快制度建设,让监管有法可依,强化产业安全性、规范性发展。

  其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加强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相应的超充设施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建设专业的改装、露营等场地,同时提供必要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如配套相关维修站、赛后服务站、休息区等,另外,逐渐完善相关的金融保险服务。同时,加强与文旅、体育等层面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其四,创新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和监管效能。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向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借助先进技术创新监管手段已成为必然趋势。提倡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既要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也要借此实现对汽车后市场的智能化、精准化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相关行业的业务数据、消费者投诉数据等进行深入挖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潜在风险。

  总之,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延伸,其服务质量和监管水平直接关系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堵点,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诚信经营、服务优质的市场环境。赵建国《 中国汽车报 》(2025-04-07  003 版)

责任编辑:张丽艳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