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充电桩智能地锁损坏汽车底盘 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指导企业优化充电场地

发稿时间:2025-04-17 09:56:00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智能充电桩地锁能够解决燃油车占位、短充长停等问题,若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损坏汽车底盘。4月14日,记者了解到,针对此类问题,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汽车专业办公室指导相关企业在充电桩及地锁区域增设图文指引及语音提示,完成对充电场地的优化升级,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近日,消费者王先生向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投诉,在使用充电桩充电时,地锁意外上升导致车辆底盘护甲损坏,维修费450元,向企业索赔遭到拒绝。

  受理投诉后,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立即开展调查。充电桩企业表示,智能地锁识别逻辑为充电桩和车位一一对应,当识别到异常(非充电)占位15分钟后,地锁就会升起。消费者停放车辆后使用隔壁的充电桩充电,被识别为占位,地锁会升起并报警。地锁升起后,消费者本可以通过远程电话联系客服降锁,但是消费者强行开出车辆,造成底盘损坏,因此企业不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王先生表示,该场地充电桩与停车位没有对应标识,受充电线长短与端口位置等客观因素限制,故使用了更靠近车辆充电端口的隔壁车位的充电桩,而且当时停车场周边环境嘈杂,地锁升起的报警声无法听清,企业应对其损失承担全部责任。

  为了给此类纠纷化解提供一个示范样本,从源头上化解、预防行业性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一方面借助公益律师志愿者力量,做好支持消费者诉讼的前期工作,通过线上沟通会帮助消费者进一步收集固定相关证据材料,协助其理性了解双方可能需要承担的风险责任;另一方面,实地走访纠纷现场,通过查看充电场地情况,指导企业在充电桩及地锁区域增设图文指引,明确“一桩一锁”使用流程,并通过语音提示强化风险警示。

  经调解,企业已完成了对该充电场地的优化升级,同意补偿消费者150元服务费代金券。

  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服务符合保障消费者财产安全的要求。此纠纷中,企业技术升级使用智能地锁,其与充电桩“一对一”的逻辑未通过显著标识或操作指引向消费者说明,由此可能导致错误操作引发风险,企业应当预见此类问题并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并对地锁异常升起承担起主要责任。消费者在听到报警提示后未联系客服降锁,直接驶离导致损失扩大,存在一定过失。企业需提供实际监控等证据证明消费者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否则难以大幅减轻自身责任。

  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表示,充电桩服务企业探索智能地锁技术,通过充电桩地锁联动解决燃油车占位、短充长停等问题无可厚非,在技术赋能的同时应满足消费者认知及使用需求,完善推动充电设施安全标准细化。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家来说,在生产设计中兼顾车辆安全性的同时,应考虑车辆在充电等服务场景使用的便捷性,对端口位置区域设置达成共识。

责任编辑:张丽艳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