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速公路服务区里的新能源车充电桩越建越多,但一到节假日,总会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
近日,岚图汽车CEO卢放在微博发起倡议,呼吁新能源车充电至80%后主动驶离,并建议对80%以上电量区间实施超时占位费机制,这一提议引发大量网友讨论。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600万辆,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需求激增与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平衡“充电自由”与“资源公平”,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充电到80%左右,建议主动驶离
上个周末,卢放自驾从武汉到襄阳出差,发现高速服务区里,很多新能源车充电到80%以上还不开走,充电桩常常被长时间占用。
据了解,目前高速服务区安装的大部分是直流快充桩,功率普遍在60kW以上,有些充电桩功率甚至达到了180kW~480kW。对于有快充功能的新能源车,哪怕车辆处于20%以下的低电量状态,充到80%也只要半小时左右,部分车型充电5分钟就能跑200公里。
但当车辆充到了80%以上的高电量阶段,如果继续大电流充电,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热加剧,有热失控的风险。因此,新能源车的电池管理系统会主动降低充电电流,充电功率大幅下降,充电速度就会明显变慢,电量从80%充至100%的时间可能与0%-80%相当甚至更长。
目前,高速服务区充电桩被占用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车主都有排队等充电的经历。
8月初,小黄开着新买的纯电动车,带着一家人去苏州自驾游。回程时,他发现电量不多了,就赶紧将车开到嘉兴服务区充电。
“当时是下午四点多,很多人开始返程,尽管服务区里有十多个充电车位,但停得满满当当。”小黄很无奈,只能停在旁边的车位上等待。
“后来我下车去看了下充电桩上的显示屏,好几辆车都已经充到90%左右了,充电速度变得很慢,但并没有人来挪车。”小黄认为,“现在很多新能源车的充电速度很快,如果在服务区休息超过半个小时,可以提前挪下车,为其他车主提供些便利。”
卢放也建议,车辆充电到80%后,不妨主动结束充电、驶离车位,为后面等待的用户腾出位置。“这小小的举动,能大大提升高速服务区充电的整体效率,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超时占位费”能解决问题吗
虽然很多人同意提前结束充电,提高车位的流转效率,但目前充电桩管理普遍依赖道德约束,缺乏可执行的规则。
卢放建议,对充电桩进行优化设置,电量充到80%以上时,启动超时占位费机制,督促引导对充电资源及时释放,资源效率最大化,让每一位需要补能的用户都能更快捷地完成充电,让旅途更顺畅。
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沈斐转发了卢放的微博,并评论称,超时占位费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如果用户正在服务区吃饭,很难吃到一半过来拔枪再回去吃饭。有些用户充到100%就可以直接到家了,如果充到80%就开走,后面还得再充一次电。”
但实际上,不少超充桩已经开始收取超时占位费。比如,特斯拉规定,充电结束后5分钟没有驶离,若超充站空闲车位小于或等于50%,按3.2元/分钟收费;若无空闲车位,按6.4元/分钟收费,费用不封顶。这也意味着,车主充满电后不开走,有可能被收取上百元的占位费,一些人投诉特斯拉没有及时进行提醒,收费不合理。
国家电网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里,车辆充电结束后2小时没有驶离,按2-5元/小时收费。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措施主要是为了优先保障长途出行需求,对超时车辆以人工提醒为主,收费为辅。
去年国庆开始,广东部分服务区试点“85%自动断电+超时收费”组合方案,当车辆充电量达到85%时,充电桩通过电池管理系统与车辆通信,自动停止充电并弹出充电枪。充电结束后给予车主15~30分钟免费挪车时间,超时后按0.5-1元/分钟收费,单次封顶50元。最新数据显示,试点服务区的充电桩周转率提升30%,单桩日均服务车辆数从6辆增至9辆,排队时间缩短近一半。
“充电桩超时占位费运行一段时间后,占位的情况明显减少了。我们也会在充电站显眼位置说明收费规则,车主充电完成后及时通过短信、app通知等方式提醒,提高车位的周转率,让车主能够随到随充。”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运营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