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越南的二手车市场突然火了!
越南二手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日益加速的发展态势。日前,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越南二手车市场规模预估已达109.2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飙升至241.4亿美元,在2024-2029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7.20%。如此高的增长率,在全球二手车市场中都颇为罕见,因而也备受瞩目。
经济发展拉动需求
越南二手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并非偶然。随着越南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越南中产阶级规模的不断壮大,相关的市场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据世界银行报告,到2026年,越南中产阶级人口预计将从2020年的1300万攀升至2500万人。这部分人群对个人出行的需求日益旺盛,而在现阶段越南的收入水平下,二手车因其价格亲民,成为许多中产阶级消费者首次购车的优先选择。同时,消费者对个人出行灵活性的追求,以及在购买大额商品时的谨慎态度,也促使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二手车市场。
由此可见,越南二手车市场的消费需求正从“刚需出行”转向“品质升级”。其中,二手车市场年均交易量正逐年增长,平均价格约1-2万美元左右,车龄偏好集中在1-3年左右,且日韩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丰田、现代、起亚等外国品牌的车型,凭借与东南亚气候、地形适应性、耐用性和低维护成本等特点深受越南市场消费者青睐。车型方面,4座轿车、7座MPV,以及SUV都较为畅销,反映出家庭用户与商用场景的双重需求。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环保意识提升,二手电动汽车虽然目前的市场渗透率较低,但增长潜力日益显著。
准入门槛相对较高
据公开报道,在管理政策方面,越南对二手车进口设置了明确限制,即车龄不得超过5年,禁止进口右舵车(特殊工程车除外)、散件组装车及改装车架号车辆。进口时需提供车辆完整文件,包括进口许可证、原始提单、车辆注册证明及2年或5万公里的保修承诺等。交易流程需申请进口销售执照、零售许可证等,外资企业还需满足在越注册满1年、无欠税等条件,政策合规性成为市场准入的核心门槛。
同时,越南市场也在推动二手车市场的交易透明化,须提供车辆历史记录查询、价格评估等。线下交易较多集中于胡志明、河内等港口城市,专业市场则通过标准化检测流程提升消费者信任。政策推动与技术赋能下,越南二手车交易正从传统“点对点”个人模式向“线上线下融合”的专业交易商模式转型。
目前,越南的千人汽车保有量约45-55辆左右,二手车市场潜力较大。对于越南二手车市场而言,其较为显著的特点是合规成本较高,车龄限制较严,许可证申请流程较多。同时,对于外来品牌二手车,存在一定的品牌认知壁垒,日韩品牌长期主导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口碑效应。
而且,现阶段越南的二手车市场竞争在持续加剧,泰国、日本车商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供应链,越南本土经销商更是有较为完善的网络。在越南二手车市场,如果没有差异化优势,也很难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开拓市场相对不易
对于缺乏时间积淀的外来品牌二手车经销商,如果要进入越南市场,看似有一定机遇,实则并不容易。
除了车型要较为精准符合越南市场需求,并构建合规运营体系之外,在资质筹备方面,要提前申请越南相关主管部门的进口经销执照,建立本地化售后网络,如合作维修中心等,满足2年保修承诺,通过越南驻外机构认证召回资质。同时,在供应链优化上,要就近整合物流资源,降低运输成本;并利用东盟零关税政策,优先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中转合规车辆。
在二手车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上,要针对越南高温多雨路况,主推底盘防锈、空调系统稳定的车型;也可试水品质良好、性能稳定的新能源二手车,并布局充电桩配套服务,努力抢抓新能源市场的机遇。
在完善售后与风控体系上,要建立质量认证标准: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如越南汽车协会认证),对事故车、泡水车进行严格筛查,提供车辆健康报告,解决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在金融服务创新上,也要与越南本地银行合作推出二手车分期贷款,降低购车门槛;探索车辆延保、置换补贴等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如果要进入越南市场,还要对政策进行动态跟踪,联系当地的专业律师团队,实时关注越南相关政策调整,并建立应急预案。
有关行业人士提醒,越南市场与其他国家市场不同的是,除了对二手车的合规要求较严之外,也不能简单复制其他地区的经营模式,而应组建专业的团队。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越南消费者对二手车的购买决策,往往深受品牌口碑和亲友推荐影响,这要求车商摒弃短期逐利思维,要通过长期的售后保障计划建立品牌信任,利用当地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社交平台开展线上营销,增强用户粘性。而且,在车源采购上,要保持多元化,避免单一品牌或车型依赖。
有关行业人士认为,越南二手车市场的升温,既是东南亚消费升级的缩影,也为其他国家车商带来了商机。从合规准入到本土化运营,从产品竞争到生态构建,都是对相关二手车经销企业的考验。只有把握政策红利、深耕消费需求、筑牢合规防线,方能在越南二手车市场的蓝海中纵横博弈,占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