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汽车

首页 >> 最新资讯 >> 正文

研发投入比下滑,日本车企没钱了?

发稿时间:2025-10-21 10:23:00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研发投入比,通常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研发支出占其销售收入或总收入的比例。研发投入比是车企生存与突围的“生命线”,直接决定其技术“护城河”的深度与市场竞争力的“天花板”。当然,研发投入比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研发投入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影响短期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总的来说,企业需要在创新与财务健康之间找到平衡。

  据《日经新闻》近日报道,受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影响,本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日本主流车企的研发投入趋于保守,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预计将不足4%,显著低于海外竞争对手。要知道,日本车企向来以在研发投入上“一掷千金”、花钱毫不手软而闻名。怎么一向在研发上非常舍得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变得“吝啬”起来,难道是没钱了吗?

  研发投入比跌破4%

  数据显示,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本田、日产、铃木、斯巴鲁、马自达以及三菱汽车,计划2025财年在研发方面总共投入3.94万亿日元(目前1日元约合人民币0.047元),同比微增2%。而上述研发投入占这些车企本财年预期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92%,相比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3.85%相差不大,这也是日本车企的研发投入比连续第二年跌破4%。

  其中,在研发投入比上,本田以5.7%位居7家车企之首,而丰田则以2.8%排名垫底。不过,从研发投入金额来看,丰田仍排在第一。具体来看,日本三大车企中,2025财年丰田预计投入1.37万亿日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3.3%,占预期销售额的比例为2.8%;本田预计投入1.2万亿日元用于研发,相比上年略有下滑,占预期销售额的比例为5.7%;日产为6300亿日元,同比增长1.8%,占预期销售额的比例为5%。值得注意的是,铃木预计本财年投入3000亿日元用于研发,同比增长13%,占预期销售额的比例为5.2%。另外,斯巴鲁本财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同比下降12.5%,三菱汽车则与上年持平。

  近年来,汽车制造商纷纷在电气化、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在截至2024财年的3年里,上述7家日本车企的研发支出整体年均增长约10%,但到2025财年,这一增速预计将放缓至2%。

  以丰田为例,近年来其研发投入比下滑趋势十分明显。2017财年,丰田研发投入比超7.5%,是近年来的高点;2020财年降至4.6%;2023财年为3.3%;2025财年预计为2.8%。不过,由于丰田体量及营收规模大,从金额来看其研发投入仍居第一,且整体依然呈增长态势,只是增幅不断放缓。

  利润下挫,支出谨慎

  日本车企研发投入比不断下滑,主要归咎于当前严峻复杂的市场形势,尤其日本车企受美国汽车关税的影响相比其他海外车企更大。

  9月17日,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8月贸易统计数据,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3.8%,至1.3855万亿日元,连续5个月下滑,且降幅进一步扩大。其中,对美汽车出口额大降28.4%,可见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带来的持续影响。

  企业方面,受汽车关税影响,日本七大汽车制造商预计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合计营业利润将减少约2.67万亿日元,相当于这7家车企2024财年营业利润总额的3成多。其中,丰田预计本财年关税带来的损失将达1.4万亿日元,并为此将净利润预期也从3.1万亿日元下调至2.66万亿日元;本田预计本财年受关税影响的损失为4500亿日元;日产预计将带来3000亿日元的损失。

  日本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高级分析师杉浦诚二指出,除了上面提到的因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增长放缓,导致一些日本车企相关研发项目延期或规模缩小,这也是日本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例如,本田原计划到2030年投资10万亿日元用于电动汽车相关研发,但在今年年中将投资总额下调至7万亿日元,并放弃了2030年前实现30%电动汽车销售占比的目标。

  被海外竞争对手“秒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德国车企在研发投入上可谓不惜血本。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研发投入金额(不考虑汇率变动因素)排名前三的车企均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其中,大众集团连续多年研发费用全球第一,2024年其汽车业务研发支出达到210亿欧元(目前1欧元约合人民币8.2655元),占集团总销售额的比重为6.5%。排名第二的是宝马集团,2024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7.1%,达到91亿欧元,约占集团营收的6.4%;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紧随其后,2024年研发支出为87亿欧元,占销售额的比重为6%。

  通用汽车排名第四,2024年研发投入为92亿美元(目前1美元约合人民币7.138元),占营收的比例为4.91%。丰田排在第五,2024财年研发总投入为1.3万亿日元,占销售额的比例为2.71%,也是前十大车企中这一数值最低的。福特排名第六,研发投入为80亿美元,占营收的比例为4.32%。

  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在2024年全球车企研发投入费用榜单中跻身第7,2024年研发费用为531.95亿元,同比增长34.41%,占全年营收的6.8%。事实上,随着智电转型浪潮的推进,近年来主流中国车企在研发投入上不惜重金。除了比亚迪之外,2024年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为130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19.8%;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比为7.7%;吉利汽车为4.34%……中国车企深知,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在当下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技术迭代速度以月为单位刷新,消费者需求也在持续升级。若企业不在研发上倾注资源、深耕细作,不主动突破技术壁垒、打造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将会在行业洗牌中被消费者抛弃、被市场淘汰。

  不过,如同前文所说,研发投入比并非越高越好,研发效率才是决定投入能否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如果资源集中在重复性技术探索、技术路径试错或流程内耗上,最终可能只产出少量能落地的技术成果,甚至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就像德国车企近年来虽然在电动化领域投入巨资,但成果转化率却不尽如人意,还拖累了公司业绩,于是现在纷纷调整战略。杉浦诚二认为,与之相比,日本车企成本意识较强,在研发投入上较为高效。“不过,在自动驾驶和软件领域,鉴于外国企业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日本车企也要增加投入,并且要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划。”他说。

  “软件定义汽车”成投资重点

  事实上,杉浦诚二点出了2025财年日本车企研发投入的重点领域。虽然日本汽车制造商研发投入比相对较低,但实际金额并不少,且愈发“精打细算”,致力于将每一分钱投入到最有希望带来回报、最能塑造核心竞争力的领域。

  虽然全球纯电动汽车增长放缓,但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因此,日本车企仍继续加码电动化,但在技术路径选择上更趋多元化。例如,丰田就表示,2025财年将继续坚持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保持多元化发展。除了纯电动,混动、氢能都是投资重点。此外,本财年另一大重点是“打造具有丰田特色的SDV(软件定义汽车)平台”,致力于通过更新软件实现性能提升,从研发到销售全流程实现数字化贯通。目前,丰田旗下移动出行部门Woven by Toyota正与电装共同开发Arene软件平台。

  而根据本田发布的2025年全球事业规划,2025财年其研发投入主要投向软件定义汽车与自动驾驶领域。本田将自主研发新一代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此外还将与中国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共同开发适合中国道路环境的新一代ADAS,并搭载于未来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所有全新车型。此外,本田将加码混动技术研发,计划在2027年到2030年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13款新一代混合动力车型。另外,虽然本田调整了纯电动汽车战略路线图,但仍认为其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佳解决方案,将继续稳步推进相关战略举措。

  至于日产,2025财年研发投入主要投向电动化、自动驾驶和软件等领域。其中,日产计划将2025财年电动化研发投入增加40%,重点押注固态电池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在研发方面,日产越来越倾向于充分利用中国市场领先的科技和资源优势,帮助日产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中国研发赋能全球。就在去年7月,日产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深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其研究成果将被应用于日产全球研发体系。

责任编辑:张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