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确辅助驾驶边界,科普辅助驾驶的正确使用方法,懂车帝于近期上线了一档辅助驾驶科普节目。节目选取了36款热门车型,模拟在高速避险、非标障碍物识别等15个场景中辅助驾驶功能的反应。结果显示,36款车型的平均通过率只有35.74%,没有一款车型完全通过考验。节目上线后引起了广泛讨论。对此,齐鲁晚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事故场景模拟揭秘真相,辅助驾驶不能“蒙眼狂奔”》,认为该节目用真实场景“还原技术的真相”,不仅为消费者敲响警钟,也对车企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真实场景“还原技术的真相”
文章介绍,在懂车帝复现的15类典型事故场景中,多数车型的表现难称理想。例如在“高速遇到事故车”“施工区域突遇卡车”等复杂场景下,不少车型表现出感知延迟、应急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个别场景通过率甚至低于10%。这种“场景失灵”如果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可能意味着一场无法挽回的事故。
文章表示,懂车帝科普节目通过还原现实中发生过的高危交通事故场景,将技术从实验室拉回用户实际使用环境,打破对“完美技术”的幻想。例如,在“转盘内汇入”场景中,多款车型通过率较高,体现出辅助驾驶在特定规则清晰、可预测性强的环境中已具备一定实用价值;在“莽撞横穿的猪”“消失的前车”场景中,通过率不足10%,暴露了当前辅助驾驶系统对于非结构化环境识别和紧急处置的显著短板。种种数据提示消费者:辅助驾驶系统远未达到“全自动”能力,仍有诸多场景必须依靠驾驶人主动判断和干预。
智能驾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前景无限。但是,现有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足以支撑“自动驾驶”。文章认为,懂车帝事故场景模拟得出的结果并不意外。日前,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我国市场上所售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一结论在懂车帝的科普节目中得到了印证。
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上的数据显示,L2级辅助驾驶的渗透率已超过50%。文章指出,随着辅助驾驶的日渐普及,部分车企为了流量和经济利益,无视边界,在宣传中刻意使用“智能驾驶”“零接管”等话术和词语。如此绝对化的表述,夸大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模糊了“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的界限,涉嫌虚假宣传,危害不容小觑。
文章认为,对于许多并不十分了解汽车的消费者而言,如此宣传会产生误导,让他们将“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在驾驶中放松警惕,甚至产生麻痹心理,将本应由自己掌控的方向盘完全交给“系统”。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已经有人在开启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后剪指甲、玩手机,甚至还有人盖被睡觉……驾驶人将“辅助驾驶”当作“自动驾驶”引发的事故已经发生过多次。
如何正确的认识辅助驾驶?文章介绍,目前,国内外针对汽车智能驾驶已有通用的基础标准。标准把汽车自动化驾驶共分为从L0-L5共六个级别,其中L0级代表完全人类驾驶,L1-L2级属于组合驾驶辅助,L3-L5级则为不同条件下的自动驾驶。
目前我国面向消费者的上市车辆均不具备L3级及以上的智能驾驶功能。依据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L2级系统明确要求驾驶人必须始终保持对车的操作控制权,不能脱离方向盘、不能移开视线。若因宣传误导造成驾驶人误用,进而引发事故,企业不仅要面对声誉危机,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应避免夸大宣传、误导性表述
文章同时指出,提升公众对辅助驾驶技术的正确认知,不仅需要制度保障,车企更应自律。作为技术的推动者和利益相关方,车企不仅要在产品上“卷技术”,更要在宣传上“守底线”。辅助驾驶虽是未来方向,但现阶段仍属于“过渡技术”,必须明确界定其适用范围和能力边界。无边界的宣传不仅误导消费者,从长远看,还会扰乱正常竞争环境,损害企业乃至行业的公信力,阻碍技术进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具体而言,文章认为,车企应基于实际技术能力,明确告知辅助驾驶的适用场景与不适用场景、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用户需承担的驾驶责任等等,坚决不能为了效果罔顾现实,超越技术现状进行夸大宣传。比如明确指出“需保持手握方向盘”“在恶劣天气和施工区域不建议使用”等内容,让消费者知情、明理、可控。
事实上,国内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今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倡议,明确要求车企宣传需回归技术实际,杜绝模糊用语、避免误导性表述,多家头部企业也开始将“智驾”调整为“辅助驾驶”,并配套进行相关宣传调整。文章表示,相关监管部门可以考虑设置智能驾驶宣传禁用词清单,加强对车企宣传内容的审核与处罚力度,引导车企形成行业自律。
文章强调,在所有的车辆性能中,安全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既然现有技术达不到“自动驾驶”的要求,车企就有责任在宣传中恪守边界,客观介绍车辆性能,把“智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这一点讲清楚,避免让消费者产生误解。这是对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也是行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后,齐鲁晚报评论员在文章中表示,智能驾驶的未来令人期待,但眼下的关键是稳扎稳打、理性前行。懂车帝事故模拟不为制造恐慌,而是推动行业清醒认知。树立宣传边界不是保守退让,而是为科技发展托底护航。唯有技术、责任与监管同行,智能驾驶之路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