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为啥集体为内燃机续命
由于当前全球各大市场在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节奏上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上严峻的现实压力,此前纷纷倚重纯电技术的BBA(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奥迪)不约而同放缓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纷纷延长内燃机车型的“生命线”。
【详情】
新船首航 中国阿联酋港口开通汽车物流新通道
7月3日上午,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口集团旗下汽车滚装船“扎赫尔”轮,在宁波舟山港装载近4000辆国产汽车,将于今天下午开启首航。该轮将途经中东、地中海和非洲地区,最终抵达埃及达米埃塔港。这也是行经该区域的首条汽车出口滚装航线。【详情】
固态电池赛道热度不断攀升
不仅是广汽、长安,包括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在内的多家车企均已宣布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加速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不断推进,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越来越近。【详情】
六家车企交百万辆成绩单
随着主流车企年中考陆续“交卷”,零跑汽车领跑“顶流”的新造车板块,同时在“百万辆俱乐部”的巨头之争中,比亚迪成为自主大厂“围追”的目标。” 同时,吉利正式发布的全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千里浩瀚”,将全面应用于吉利银河品牌的全新车型。【详情】
新能源车企2025车市半年考来了
伴随着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各车企上半年的厮杀尘埃落定。7月1日,比亚迪公告,2025年6月公司新能源车销量为38.26万辆,去年同期为34.17万辆;本年累计销量为214.6万辆,去年累计为161.3万辆,同比增加33.04%。【详情】
弹窗广告岂能霸屏车机系统
2022年,刘先生全款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车机配备各项智能功能和中控大屏,科技感十足。作为用户与车辆、车企直接“交流”的载体,车机系统不仅承载着用户的功能需求,而且也能成为车企实现商业利益的窗口。【详情】
“智驾险”能给人们的出行安全兜底吗
不少车企与保险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产品——“智驾险”(智能驾驶保险),旨在为使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保障,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虽然理赔过程看似比较顺利,姚家俊却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和“智驾险”多了不少疑虑。【详情】
佛山探索“邻里共享停车”模式
近年来,为激活闲置车位资源,提高周转和使用效率,禅城区交通运输部门已相继推出了学校共享停车、商住共享停车等一系列措施。禅城区交通运输部门表示,该功能主要用于邻里之间的停车资源信息共享交互,不收取任何费用。【详情】
“粤车南下”有望11月启动
陈美宝表示,香港机场管理局的转机停车场设有1800个泊车位,目前已构建预约系统,这将进一步吸引内地居民经香港国际机场转机,充分体现香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陈美宝表示,“粤车南下”将开启内地居民南下旅游新模式,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并惠及香港经济发展。【详情】
商务部将重启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
“商务部在官网披露文件后,很多消费者来咨询本地的以旧换新政策。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为,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的单台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详情】
日本商用车两大巨头合并
6月10日晚,丰田汽车与戴姆勒卡车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将在2026年4月之前完成丰田旗下日野汽车与戴姆勒卡车旗下三菱扶桑卡客车公司的合并。之后日野造假丑闻在海外进一步扩大,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市场遭遇集体诉讼,导致双方于2024年2月底宣布合并事宜无限期推迟。【详情】
本田在美召回65115辆雅阁汽车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披露,由于传动轴可能会腐蚀和断裂,本田公司决定召回部分配备4缸发动机和无级变速器的2013年款本田雅阁汽车,共计65115辆。【详情】
暑期学车热,警惕“低价包过”坑
各地驾校报名火热背后,暗藏着“低价引流”“包过承诺”等陷阱,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非常容易“踩坑”。记者询问其中一商家“能否在交管12123App上查询到”,对方称代考期间代考的人需要登录记者的交管12123账号,如果想要查询可以随时和代考的人视频查验。【详情】
新能源车抵港3日内可上牌
50辆崭新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驶上“穗港汽车01”号滚装船运往香港。“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顺利开通,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至香港地区将更加高效便捷。支持南沙汽车口岸拓展更多外贸滚装船航线直航直靠,促进多港协同运输出海,进一步畅通汽车出口贸易通道。【详情】
新能源汽车企业共谋出海新思路
在刚刚结束的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更好地“走出去”成为热议话题。阿里云智能集团AI汽车行业副总经理兴頔表示,阿里云通过全球基础设施的覆盖、全球的合规以及本地化的服务经验,持续助力中国车企“出海”,拓展全球市场。【详情】
透视“超充之城”的含金量
“无超充,不电动”“充电5分钟,续驶800公里”……近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超充之城”的争夺战愈加火热。张钦介绍,超充设施通信协议每个厂家、每个品牌都不一样,导致即使接口统一,充电时也无法识别。【详情】
车企的竞争逻辑变了?
最近汽车行业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在表明,行业的一些竞争逻辑和博弈方向变了。“常胜将军”比亚迪仍然占据着优势地位,5月新能源车销量为38.25万辆,超过去年同期的33.18万辆;1~5月累计销量为176.34万辆,同比增长38.7%。【详情】
中升豪赌代步车,打的什么算盘?
当前,规模不再是经销商效益和资源的背书,甚至有可能成为拖垮企业的掣肘。” 对此,张旭东表示,部分经销商对于成本的担忧,实则体现了传统车企及经销商在优化客户体验上面临的两难抉择。【详情】
跨国车企押注“中国速度”
面对中国市场引领电动化、智能化浪潮,跨国车企正在从“总部主导研发”向“中国先行”模式的转型,将中国市场从“执行末端”升级为“创新源头”。
【详情】
实探年中上海车市:车企促销“火力全开”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以下简称“国补”)政策的延续,今年的车市零售销量有望获得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5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成为拉动消费回升的强劲动力。杨菁也告诉记者,预计国补政策的延续将有效支撑今年全年汽车零售销量的增长。【详情】
俄豪华车销量稳步增长
尽管面临外部挑战,豪华汽车仍是俄罗斯汽车市场的稳定板块。根据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的数据,今年4月,俄罗斯新豪车销量同比增长15%,达78辆;前4个月累计售出193辆,仅比去年同期少1辆。【详情】
10家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排名上升
成立仅7年时间,身上有着“小微企业”标签的蜂巢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科技集团”)冲入了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单。记者注意到,在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中国上榜的企业达到15家,其中有10家企业的排名相较去年有所上升,并且有2家企业首次挤入了百强榜单。【详情】
机构:汽车产业的竞争重心正逐步转向智能化领域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2025年1—5月达到世界汽车的34%的份额,中国车企年初较低是春节因素的正常体现。2025年政策持续加码,以旧换新效果有望超越2024年,叠加新能源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年底退出,新能源车年底冲量预期较高。【详情】
汽车业探索出海新模式
在位于湖北武汉经开区的岚图汽车数字化总装车间,岚图汽车第20万辆整车下线。在智能化和全球化的双轮驱动下,汽车产业从“电动化出海”向“智能化出海”转变,推动中国汽车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详情】
用好价格杠杆引导车网互动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车网互动作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指导下,多地正积极开展有序充电和反向放电等形式的小范围试点应用,并同步完善车网互动价格机制,探索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汽车主动响应电网调节需求,激活分布式资源价值,助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实现车网协同发展。
【详情】
莲花跑车:目前运营正常,没有关闭工厂的计划
6月28日,莲花跑车发布声明称,英国为莲花品牌的核心,汇聚跑车制造、全球设计中心、赛车运动运营及莲花工程的所在地。” 此前,有报道称,莲花品牌英国工厂已接到通知,需为赫塞尔(Hethel)工厂的关闭“做准备”,莲花品牌正计划将汽车生产的重点转向美国市场。【详情】
燃油车回暖背后 合资分化 自主走强
5月,一汽-大众整车销售11.0万辆,环比增长12.49%,同比增长6.44%;上汽大众销售8.87万辆,环比增长7.51%,同比减少1.43%;上汽通用销售4.70万辆,环比增长11.72%,同比增长22.42%。在崔东树看来,在燃油车市场,以合资车企为主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奇瑞汽车、吉利汽车等自主品牌也表现出色。【详情】
旧题有无新解 ——上半年车圈人事调整盘点
与广汽相似,今年2月,伴随着上汽集团组建自主品牌“大乘用车板块”内部改革的步伐,一份63位中高层干部职务任免名单出炉。据了解,奇瑞汽车已经于近日将旗下子公司雄狮科技、大卓智能与研发总院相关业务进行整合,统一成立“奇瑞智能化中心”。【详情】
“港车北上”今年已突破100万辆次
(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黎钊德)“港车北上”政策自2023年7月1日落地实施以来,带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与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一行满载往返,一车周游八方,香港居民驾车经港珠澳大桥“北上”旅游观光、休闲消费已成为潮流。【详情】
日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将砍掉一半
6月27日,据《日刊汽车新闻》透露,正在与三菱扶桑推进合并的日野汽车已明确设定财务目标:2026财年(2026年4月-2027年3月)将营业利润率提升至5%,2030财年(2030年4月-2031年3月)进一步提升至8%。与此同时,日野在合并正式落地前已启动效率优化计划,核心措施包括将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种类削减50%。
【详情】
倒闭潮再袭跨国零部件企业
进入2025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需求减少、主机厂转型压力传导、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经历新一轮“倒闭潮”。近几个月以来,韩国汽车业内普遍反映,如果韩国政府迟迟无法与美方达成贸易协定,韩国国内众多零部件供应商恐将面临“灭顶之灾”。【详情】
“高息高返”车贷将成历史,买车要贵了?
6月以来,包括四川、河南开封、信阳、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在内的多地银行业协会相继发布汽车消费金融业务自律公约,剑指“高息高返”乱象。另外,重庆银保监局也在1月发文明确禁止“以高额返佣抢占市场”。
【详情】
中国电动汽车受国际市场普遍认可
今年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愈加显著,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时代》周刊指出了这些西方国家贸易壁垒背后的真实顾虑:美国及其盟友认为“中国产业政策对电动汽车产业的补贴造成产能过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