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国
上海工厂是全球核心出口枢纽
特斯拉在华出口业务依托上海超级工厂展开,该工厂不只是特斯拉重要的全球生产基地,更是其核心出口枢纽。
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占比相对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中国出口约26万辆,占上海工厂产量近3成。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0月,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超3.5万辆,创2年来单月最高出口纪录,特斯拉Model Y车型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214%。
福特中国
通过出口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2月,福特汽车发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调整:现任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胜波将在现有职责范围基础上,兼管福特汽车国际市场集团(IMG)业务。
在吴胜波主导下,福特中国近年通过战略重构,让在华出口业务实现了销量与利润的双爆发,成为其连续盈利的核心支撑。2024年福特中国实现7年来首次盈利,这一年也是福特中国出口业务的爆发年,全年出口销量达16.8万辆,同比激增60%。出口业务的利润贡献率逼近50%,成为福特中国盈利的关键支柱。
通用中国
换标出口,成效显著
通用汽车目前在华出口海外业务以两大合资公司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为核心,通过换标出口、拓展多品类车型、布局多地区市场等方式实现稳步增长,还通过高层人事调整保障出口战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日起,现任通用汽车中国总裁何思文将担任新设的全球出口与零售创新高级副总裁,有望继续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开拓全球出口市场。在何思文主导在华业务重组后,通用汽车中国连续4个季度盈利,出口业务是其扭亏为盈的一大“功臣”。尤其是五菱换标雪佛兰出口,依托五菱在中国打造的成熟低成本制造体系,再加上雪佛兰遍布全球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基础,在新兴市场快速实现突破。
北京现代
2030年出口剑指20万辆
现代汽车在华出口业务主要由北京现代承担,凭借2024年的战略转型实现了出口量的爆发式增长,还定下了更高的2025年出口目标,依托在华资源逐步构建起成熟的出口体系。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北京现代出口量还不到1万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24年出口量直接突破5万辆,同比激增400%,在当年北京现代20.4万辆的总销量中,出口占比达24.5%。
10月29日,北京现代发布“智启2030计划”,明确了构建20万+出口体系的目标,提出在稳固现有出口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并实现更多车型出口。从2025年出口8万辆,到2026年目标12万辆、2027年15万辆,再到2028~2030年逐步达到年出口20万辆,这一布局既立足当下实际,又兼具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
悦达起亚
整车累计出口已超50万辆
起亚汽车在华出口业务主要由悦达起亚负责,自2018年底开启相关业务后,已形成整车与发动机出口并行的格局,凭借多元化产品矩阵和稳固的出口基地,出口规模与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据官方公布的计划,2025年悦达起亚的整车全年目标销量为18万辆。
悦达起亚自2018年11月启动出口业务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出口整车达50万辆,累计出口额达55.1亿美元。江苏盐城4.0智造工厂是悦达起亚核心的全球出口基地,其强大的产能与先进制造优势,为出口业务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悦达起亚的出口足迹已遍布全球88个国家,涵盖亚太、东南亚、中东、中南美洲等多个区域,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多个重点市场。
长安马自达
出口初见成效,主要面向欧洲
马自达在华出口业务正处于以新能源转型为核心的关键阶段,由长安马自达主导,将南京工厂打造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以EZ系列车型和纯电旗舰MAZDA 6e为出口主力,重点开拓欧洲市场,同时规划拓展其他海外区域。位于南京的长安马自达工厂是马自达在华惟一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同时也被明确为核心出口枢纽。
2025年马自达在华出口业务已初见成效。据悉,今年4~8月,南京工厂共生产3.5万辆汽车。其中,EZ-6达到1.6万辆,占比近一半,向海外出口约9600辆。欧洲是当前马自达在华出口的核心市场,主要是由于欧盟自2025年起实施的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不过,出口欧洲市场也面临一些阻力,受欧盟对中国产纯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的影响,出口欧洲的车型在当地的价格竞争力面临不小的压力,马自达计划通过提升成本控制能力来应对。本报记者 万莹《 中国汽车报 》(2025-11-17 0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