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 多家龙头车企响应中汽协 “60天账期”倡议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提出规范倡议,支付账期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详情】

  • 智博会签约298个项目超2000亿元 智能汽车成焦点

    借此契机,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全新智能化品牌“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从AI到智舱,从新车到飞行器,今年的智博会不仅是智能汽车的竞技场,更成为展示“未来出行方式”的大舞台。【详情】

  • 智能驾驶概念盘初活跃

    9月15日,早盘智能驾驶概念活跃,索菱股份、山子高科、亚太股份、海马汽车涨停,豪恩汽电涨超10%,万集科技、路畅科技、德赛西威、千里科技等跟涨。方案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详情】

  • 力促二手车每年出口5万台,上海最新出台13条举措

    力争到2027年,培育3-5家二手车出口龙头企业,全市二手车出口规模达到5万台/年。为了实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13条举措,覆盖建设二手车出口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扩大二手车出口规模、提升出口便利化、提升服务保障四个方面。【详情】

  • 谨慎看待“僵尸车企”死而复生

    更重要的是,减缓对“僵尸车企”的出清速度,甚至进一步扶持其复活,不仅违背了市场规律,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可能延缓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进程。比如完善破产法律制度,保障有序退出;加强再就业培训体系,缓解转型阵痛;打造公平竞争环境,让资源向高效企业集中。【详情】

  • 小鹏汽车加速欧洲市场布局

    9月15日,小鹏汽车正式官宣欧洲本地化生产的重要规划,与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展开深度合作,借助该工厂现有的成熟生产线,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进程。小鹏汽车首个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于2025年Q3在该工厂正式启动,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迎来量产下线。【详情】

  • 因应北美需求放缓 Stellantis将停止开发Ram 1500电动皮卡

    Stellantis公司近日表示,由于北美市场对全尺寸电动卡车的需求放缓,公司正在重新评估其产品战略,并将停止开发Ram 1500电动皮卡。该公司还将把其增程型电动皮卡(原名Ram 1500 Ramcharger)更名为Ram 1500 REV。(新浪财经)【详情】

  • 德系主场慕尼黑刮起中国风

    当地时间9月8日,2025年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正式拉开帷幕,并于9日~14日面向公众开放。本届车展以“‘动’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为主题,聚焦移动出行、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三大核心方向。 【详情】

  • 中国智驾车企新增长极在欧洲?

    欧洲是全球智能驾驶产业的重要“试验场”。欧洲消费者对高速辅助驾驶、基于安全的AEB和车道保持等功能有需求。与多数企业从电动车切入的策略不同,卓驭科技也与地平线一样,选择了一条更契合欧洲市场的路径:从燃油车智驾突破。【详情】

  • 威马汽车迎“复活”曙光

    在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园区内,停放着数辆尚未悬挂牌照的威马品牌车辆。“根据2025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翔飞已接管威马四公司,正在全力以赴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快速恢复量产。【详情】

  • 购车补贴来了 最高补5000元

    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广州市促进汽车消费专项活动启动,消费者在9月15日至30日购车,最高补贴5000元。根据个人消费者购车发票金额(含税价)分两档进行补贴:  1.购买10万元(含)至20万元(含)的小客车,每辆车给予政府现金补贴4000元。【详情】

  • 从零公里到长公里,中国二手车出海经历交棒期

    长公里二手车是打开全球市场的关键“钥匙”。与此同时,中国二手车出口到一些与中国气候、路况等条件迥异的国家后,可能会出现环境不适配的问题,造成部分车辆故障率高发的情况。徐朝辉认为,长公里二手车出海最大的难点在于经过使用之后的车辆品质参差不齐,相对于新车,打造中国二手车口碑的难度更大。【详情】

  • 代理制再迎OTA,融合直售胜算几何

    除却产品革新,一汽奥迪更借成都车展发布会详细阐述了其围绕渠道网络、服务体系进行的重量级变革——融合直售模式。罗兰贝格合伙人张旭东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融合直售模式与代理制从具体业务运营模式上没有显著区别。【详情】

  • 金九银十临近 车市备战“黄金档”

    “金九银十”作为中国车市传统的销售旺季,历来备受厂商瞩目。在“一口价”提升购车体验的同时,更多车企在新车上市时推出各类“限时优惠”措施以促进销售。“新车售价基本无优惠,且大多采用全国‘一口价’,但厂商会提供‘限时优惠’措施以提振销量。【详情】

  • 车被冰雹砸坏了保险公司能理赔吗?记住“48小时黄金法则”

    您要是投保了车损险,那冰雹把车身砸凹了、玻璃震碎了都能赔。目前,像平安、太平洋这些公司都有“冰雹快拍”功能,上传3张照片就能启动理赔。拿手机拍个全景视频,得把车牌、冰雹残留物,还有车身受伤的细节都包含进去。【详情】

  • L3级自动驾驶获政策“准生证”

    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简称《方案》),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推动道路交通安全、保险等法律法规完善”,这标志着我国在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为L3级自动驾驶“开闸”,并不意味着监管的放松。【详情】

  • 车企“以价换量”

    “方程豹品牌期望凭借钛7等产品组合,加上接下来做好可持续的产品OTA等,实现月销量站稳2万辆、冲击3万辆的目标。同样宣称“亏本卖车”的还有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R7和尚界H5,两款车型较同级别车型价格明显更低。【详情】

  • 3230万辆!我国汽车销量将连续三年创新高

    方案中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详情】

  • 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

    9月13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汽车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详情】

  • 国家数据局:汽车产业进入“技术+数据”驱动发展新阶段

    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作为新型的生产要素,不仅是汽车智能化演进的核心支撑,更是未来汽车产业生态重构和价值链升级的关键驱动力。现在智能网联汽车每日产生海量的高质量感知、控制与交互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的大模型训练、高精度地图测绘、交通调度优化等领域。【详情】

  • 因安全带问题 沃尔沃在美召回1355辆汽车

    日前,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披露,沃尔沃汽车将召回部分2026款XC90 MHEV、XC60 MHEV、V90CC MHEV和V60CC MHEV车型,共计1355辆。召回原因为前排安全带卷收器中的扭力杆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受损。【详情】

  • 新能源车可以轻松涉深水吗

    □ 无论在行驶中还是停放状态,一旦发现涉水危险迹象,如水位迅速上涨、车门难以打开,应第一时间破窗或开门逃生,撤离至安全高处,之后再联系保险公司和救援单位,切勿因顾惜车辆而冒险逗留。这些车辆经不良商家翻新后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选购时务必仔细甄别,切勿因低价诱惑而盲目购买。【详情】

  • 从赛车转到量产车的技术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赛车运动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巅峰对决,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创新试验场。如今,从高性能车型的引擎盖、尾翼,到普通车型的内饰装饰件,碳纤维的应用日益广泛,有效助力车辆减重、提升性能与能效。【详情】

  • 车网互动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5年7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数已达到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这一规模稳居世界首位。车网互动(V2G)技术使电动汽车不再仅仅是电力消耗者,而是成为电网的灵活调节单元。【详情】

  • 巾帼不让须眉!坦克首个女车手组合携全新敦煌绿挑战敦煌耐力赛

    2025年9月13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暨第六届敦煌越野耐力赛(以下简称第六届敦煌越野耐力赛)将在甘肃金塔县拉开帷幕。现在,让我们一起期待9月13日至16日,看冠军车手与坦克战车共舞千里荒漠,再一次,为中国越野写下热血与梦想交织的篇章!【详情】

  • AITO亮相慕尼黑车展 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展现领先实力

    近日,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携全球化车型阵容在慕尼黑国际车展重磅登场。展台上,针对中东市场深度本地化打造的全新AITO 9、AITO 7、AITO 5首次亮相,赢得海外媒体观众广泛关注。同时,赛力斯魔方技术平台也与海外观众见面,传递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自主创新实力。【详情】

  • 赛力斯动力亮相慕尼黑车展 超级增程赋能全球化发展

    赛力斯动力亮相慕尼黑车展 超级增程赋能全球化发展【详情】

  • 【鲁大师测评】性能配置看齐旗舰,九号M系列四车横评

    在电摩市场,九号M系列算是新人,也算是老炮,说它新呢,是因为初代M系诞生的2023年已经有小牛N和九号E系瓜分市场,M系算是后来者。最后一句话评价下四款车,M95c不用多说,经典爆款,想要长续航的外卖小哥直接买就是了。【详情】

  • 从检测到售后再到标准制定,懂车帝助力二手车交易信任提升获新华社点赞

    从检测到售后再到标准制定,懂车帝助力二手车交易信任提升获新华社点赞【详情】

  • 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48.8%

    9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9.1万辆和139.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9%和10.5%,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8%。【详情】

  • 今年1至8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记者今天(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详情】

  • 无人驾驶技术加速落地 “公众信任度”迎来关键节点

    科技企业与传统车企的双重推动,让2025年成为中国智能驾驶技术落地的关键年份。北京首钢园开展无人驾驶观光车试点,上海临港新片区投入无人驾驶接驳巴士,广州白云机场试点行李无人运输车。【详情】

  • 中国汽车全球本土化生产开倍速

    中国汽车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期,一系列中国汽车产业链海外本地生产项目的密集落地,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从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的竣工投产,到比亚迪宣布在马来西亚建设组装工厂,再到零跑汽车欧洲制造基地落地西班牙,以及小鹏汽车在印尼开启本地化生产等,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 【详情】

  • 8月新能源车企销量TOP10

    整体市场来看,据乘联分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11.5万辆,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13.0%;今年1至8月累计销量757.0万辆,同比增长26.0%。小米汽车成为8月最大“黑马”,36396辆的成绩单,带动零售销量同比飙升177.6%,成功登榜榜单第十。【详情】

  •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北京奔驰召回部分进口和国产汽车

    9月10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日前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详情】

  • 8600车汽车运输船在南沙命名交付

    9月9日,中船集团所属广船国际联合中船贸易为韩国HMM航运建造的8600车汽车运输船1号船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截至目前,广船国际已成功建造交付17艘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和3艘86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共计144800个运输车位。【详情】

  • 10分钟补能500公里,如何做到?

    巨湾技研AI电控研究院院长李毅崑介绍,早在2021年,公司的超充电池已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7公里”。”高平表示,团队研发的隔膜材料已应用于国内的龙头企业,助力我国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池的性能。【详情】

  • 中国新能源汽车鏖战泰国

    日系车企在泰国市场筑起的铜墙铁壁,正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而消融。比亚迪、长城、名爵、零跑甚至哪吒……一系列中国汽车品牌,正从边缘驶入主流视野。 【详情】

  • 301家汽车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涨涨涨!

    301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1.9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3%;整体净利润835.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96%,汽车行业收入增长速度大于净利润;上市公司总市值5.18万亿元,总体涨幅24.52%。【详情】

  • 车企经销商“备战”忙

    8月销量增长的同时,车市也提前进入“金九”备战状态。数据显示,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128.2万辆,同比增长22.3%,环比增长7.8%;零售110.1万辆,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11.6%。【详情】

  • 自主品牌成都车展集体秀“硬核”实力 智能化成最大看点

    据悉,本届成都车展展出规模达到22万平方米,吸引了近120个汽车品牌同台亮相,1600余辆整车在展区内集中展示,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作为汽车消费的重要场景,本届成都车展不仅成为车企“秀技术、推新品”的竞技场,也被地方政府视为刺激汽车消费的重要契机。【详情】

  • 你是否会为智能辅助驾驶买单?

    近年来,汽车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正成为车企竞争的新赛场。综上所述,本次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但付费意愿有待提高。【详情】

  • 智能辅助驾驶的“理想”与“现实”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一份覆盖2869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消费者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存在“期待与疑虑”交织的复杂心态。尽管智能辅助驾驶被行业寄予厚望,但目前消费者仍处于“感兴趣但谨慎”“愿尝试但不接受高价”的阶段。【详情】

  • AI让汽车从"功能价值"到"情感体验"

    智慧物流港及无人驾驶电动卡车,实现零件的自动配送,助力生产敏捷交付,对汽车行业工厂物流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截至2025年8月,问界全系累计交付量突破75万辆,刷新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交付速度纪录。【详情】

  • 中国车企“组团”亮剑慕尼黑车展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亦简称慕尼黑国际车展)日前开幕,根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数据,本次慕尼黑国际车展,共有116家来自中国的参展商注册,是仅次于德国企业的最大参展商群体。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舍弗勒首席执行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称,此次车展将展示欧洲汽车行业的“自信”和“乐观”。【详情】

  • 高端化渐成气候 出口支棱起来

    卖车不如卖电池!宁德时代半年大赚304亿元,国内最赚钱的3家车企利润总和与宁德时代一家相当。最近,这一话题频频引发行业关注。 【详情】

  • 智驾行业成为AI人才孵化沃土

    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迎来了人才需求的爆发期。根据脉脉高聘发布的《智驾和机器人领域人才洞察》报告,今年智驾和机器人领域的新发岗位量相比去年暴涨28倍,汽车研发领域的入离差高达12.5%,其中智能网联研发人员的净流入表现尤为抢眼,入离差达到19%。【详情】